雖然東北地區在過去幾十年很多方面都發展比較遲緩了,但是作爲老牌工業城市組成的地方,在很多方面依然要相當有實力。

比如醫療實力,教育實力。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只有遇到困難,才能知道誰纔是真正有實力。

但是東北的實力不只有科教文衛方面,東北的社會消費能力也一直很強。

相對於gdp排名來說,東北地區的城市的消費能力一直比較靠前。

東北綜合排名第一的瀋陽甚至出現過一條街四家LV店的情況,哪怕現在瀋陽萬象城去年銷售額照樣超過55億,成爲全國排名前三的萬象城。

可以說瀋陽人的消費能力一直不弱。

但是在一件事上瀋陽卻非常低調。

那就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對於國家中心城市,知道的人或許非常多,畢竟多個城市都在爭取這個名額。

但是對於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卻知之不詳。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消費資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國乃至全球消費市場的制高點。

2019年10月14日,經國務院同意,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商運發〔2019〕309號),指導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工作。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培育發展國際消費中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等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點任務。

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帶動一批大中城市提升國際化水平,加快消費轉型升級,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對於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明顯就是一個不錯的項目,所以多個城市也都在積極爭取。

無論是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還是新一線城市成都,青島,西安,廈門,寧波等都在積極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也都出臺了各種方案,寧波的方案提出要提高國際化服務,營造良好的國際語言環境,提高涉外服務水平。

成都提出要設計國際範的新場景消費網點50個,引進首店200個以上,特色小店300個+,夜間經濟點100個,舉辦大型展會90個,國際賽事25場。

貴陽要舉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商品展銷會,積極支持貴陽申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青島將重塑青島國際啤酒節等,打造多國國際客廳和山東城市會客廳,正在積極爭取國家體育消費試點,打造帆船之都。

深圳已上報申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試點。力爭建成立足於粵港澳,面向全國,輻射全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可以看到國內二線城市基本都在大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但是東北地區爲什麼這麼安靜?

比起其他地區,東北的消費能力一直不弱,瀋陽更是奢侈品消費的重要地區,但是面對這個好機會,別的城市都在積極爭取,細心打造,瀋陽卻無動於衷!這究竟是何原因?

利用5年左右時間,指導基礎條件好、消費潛力大、國際化水平較高、地方意願強的城市開展培育建設,基本形成若干立足國內、輻射周邊、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響力、吸引力的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

是瀋陽沒有五年時間,還是瀋陽意願太差!

爲了建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都可以在阿聯酋開展對外活動,學習迪拜,阿布扎比的先進理念,深化合作,在對標一流中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如果徹底沒有機會,我們也不會強求,但是在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個項目上,瀋陽明明有很大機會,如果我們看着其他城市全力打造,卻依然不思進取,我們失去的不只是一個稱號而已,而是進步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可能會徹底改變瀋陽乃至東北的命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