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

選擇最適合自己發展的城市

在沒有水的地方掘井,永遠等不到出水的那一天。同樣,在沒有機會的地方等待機會,永遠也不可能等到。就算在機會不多的地方等待,那也是浪費時間。

前文,我們講了職業定位的問題,一個人一定要找與自己的性格、氣質、特長相匹配的工作,否則很難在職場上“混得”順風順水。在這裏,我們再探討一下對人的一生有重大影響的城市定位問題。選擇一個城市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這個選擇決定着你的後半生,因爲一旦你作出選擇就要在此成家立業,紮下根來,所以務必要謹慎地進行選擇。選對了城市有利於你的長遠發展,但是,該如何做這個選擇呢?最重要的是要看你在學校裏學的是什麼專業,這個專業在哪個城市更有發展空間,或者自己的興趣在哪一行業,這個行業在哪個地方比較喫香、比較熱門。

時下,大小城市都日新月異、蓬勃發展,但每個城市的地位不同、歷史不同,因而定位也不同,它們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需要。有的城市是工業城市,有的城市是商業城市,有的城市是文化城市,有的城市是旅遊城市……不同的城市定位,不同的發展方向,決定了它對人才的需求也就不一樣。一個城市只能給它需要的人才提供合適的位置,讓那些符合它發展需要的人獲得成功。所以,請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城市裏去吧。

下面讓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我國的城市。

1.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是指1992年允許合資試點的五個特區、六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全國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北方經濟中心。它在文化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電子類產品等領域比較有優勢,因此,有志於在文化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發展的年輕人可以來北京發展。北京是一個包容的地方,時刻歡迎你。上海是全國的經濟中心、第一大港口、“長三角”龍頭,更是遠東地區金融中心,因此被認爲遍地都是黃金。上海汽車行業比較發達,所以想見識國際化大都市的有志青年可以來此發展。如果你有技術、銷售能力,可是沒有後臺,沒有金錢,沒有出色的口才,只有一顆火熱的心和用不完的精力,那就去深圳吧。深圳的收入水平全國最高,且人口大都是外省市的年輕人,在這裏你不會有什麼自卑感。這座城市節奏快,適合從頭做起的年輕人闖蕩。

2.二線城市

二線城市是指1999年擴大合資試點的省會、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天津是北方大港,工業重鎮,北方第二城;重慶是西部第一城,工業重鎮,比較適合汽車修理方面的人發展;成都是成渝特區中心城市,工業經濟繁榮,規模龐大;南京是“長三角”北翼中心,工業重鎮;武漢是華中第一城,老牌強市,城市及工業規模龐大;瀋陽是東北第一城,全國裝備製造業中心,重工業強市;杭州是“長三角”南翼中心,私營經濟發達;西安是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航空及軍工產業發達;青島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工業經濟發達,國內外知名;大連也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工業經濟發達。大家可根據這些城市的特點來進行選擇。

3.三線城市

三線城市是指比較發達的中小城市,比如寧波、溫州、東莞。

誠然,我們選擇城市首要看重的是自己的發展機會,但也要考慮一些客觀因素。比如,大城市生活成本太高,交通擁擠,如果是打工的話,將很難立足;若是創業的話,創業成本也會被拉高許多。雖然它們資源比較豐富、信息量比較大、機會多、待遇高,但挑戰也大、節奏也快、壓力很大,不適宜居住。就如《蝸居》中所說:“江州的商店是好,可你買不起;江州的音樂會是好,可你一場沒聽過;江州是國際化大都市,卻弄得你連房子都買不起。”所以,相對而言,小城市的生活壓力會比較小,節奏慢一些,房子、車子問題容易解決,過得也會相對舒服些。所以,一些小的城市、中型城市就成爲很多畢業生的首選。《蝸居》中的另一段臺詞也同樣發人深省:“如果我的生活像一卷錄影帶,我一定要找到我22歲時候的那段帶子重新播一遍,那時候我就會選擇和我的愛人回老家,買一套不大的小房子,和我的孩子、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可能那種生活纔是我想要的,就像電影裏的慢鏡頭一樣,那麼簡單。”

上面已經對大、小城市的條件作了一個比較,具體選擇哪個地方,還要根據你們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但是要記住:無論在哪,你都必須帶着自己的努力和信心上路!

如果你選擇了遠方,選擇了大城市,就要按照自己的目標努力投入,只要夠努力就什麼都能做,而且都能做好。在陌生的地方,人脈需要自己一點一點地去建立。只要我們始終努力向上,相信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可能因此而改變。

我想跟你分享喜樂,陪你成長,也希望你能見證我的成長。

專注於職場研究,用故事述說職場人生(請關注,每日更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