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白虾这种水产品应该不算陌生吧,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想要吃到鲜活的白虾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在一些内陆地区,活虾的价格也有所下降,于是摆酒席的时候都能够上一盘清水虾。要知道,每年的六月份,是国内各个白虾产区的关键冲刺期,因为这时正好是白虾的收获期,多地白虾涌入市场,因此也是白虾一年中价格最低的月份,基本上从五月下旬开始,市面上的白虾售价就开始稳步下跌,很多养殖户也都开始上演起三十六计。

有网友形象地将最近的白虾销售情况总结为是劣币驱良币,实际上就是在白虾销售市场出现了同类之间的恶性竞争,因为正值是上市的尾期,很多养殖户在售卖完这一批之后,就会开始清塘,重新开始育苗养殖其他鱼类,为了赶上最后一趟末班车,就有商户将大量“病虾”也一并投入了市场,虽然说是病,但这些虾其实应该算是劣等虾,是池塘里那些长不大或者个头很小的虾。

因为有缺陷,这些“病虾”的价格也很便宜,售卖的时候基本上都按40头/斤及以下来进行销售,和一般的虾比起来简直就是促销大甩卖,而在消费者的眼中,这类虾和同一规格的白虾看起来其实差别不大,一些商贩还会特意购买这种虾来和中等体型的虾混合在一起售卖,大量劣虾的涌入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市场,导致烂市,毕竟原本市面上的虾多少规格是多少价格(多以20头、30头、40头划分),都是有区别的,并且根据市场行情,在业内形成的等级对应价位。

如今这一批在规则之外的虾上市,只要有人购买就必然会对规则造成影响,大多数的消费者们可不会看这个虾在行业内的被定义成好还是坏,只要价格低,质量还行就会购买,这样一来,好虾想要成功售卖出去,唯一的办法也就是降价,如今多地市场的白虾价格跌近成本,普遍都在20元以下了,劣虾上市导致的烂市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

由于南方最近降水也算频繁,高温天气持续不断,反复无常的气候环境使得部分地区的白虾养殖情况极为恶劣,有些养殖户养在池中的白虾都出现了现死虾,脱壳、黑腮、黄腮等等一系列问题,只能被迫清塘,损失严重。当地的一些养殖户见势不妙自然会加快上市的速度,换言之就是主动降价,甚至出现20头/斤规格的白虾一斤18元还卖不动的情况。

很多搞养殖的农民欲哭无泪,包括白虾在内的养殖水产品都是这样,为了防止高温病害,每次养殖季将过就必须要清塘,在此之前肯定要全部卖出,否则难以回本,而趁着清塘想要再顺便捞一手简直就是人之常情,自然会有各种规格的虾一起上市,由于市场规范并不确定,即使养殖户自己没卖劣虾的,也会有其他养殖户卖,很多人抱着这样的想法,有意无意的就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白虾价格日渐下跌,自己也亏了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