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龙舟击鼓其镗,喜千家共庆端阳。端午节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并列为四大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且悬蒲插艾怀屈子,愿岁丰民富国恒昌。古典君分享四首端午词,与你一起享受节日文化,弘扬节日精神。——皛玊题记

端午

端午节是汉族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沐兰节、天中节、天长节、女儿节、女娲节、龙船节、解粽节、诗人节以及地腊和龙日等。

《念奴娇·重五怀古》(词林正韵第四部 苏轼体)

阴浓藻夏,正红榴攀折,又逢重五。

绿艾悬门招百福,玉臂轻牵红缕。

角粽香浮,菖蒲美酒,杨柳垂垂舞。

楚山凭吊,百年佳话怀古。

谁挽万丈罗江?缅怀忠节,一洗英魂去。

千载别离兴作浪,说是蛟馋龙怒。

激起飞花,喧雷叠鼓,争赛龙舟渡。

九霄云外,离骚章句吟赋。

端午

除举行一些祭祀活动外,还有赛龙舟、食粽子、插菖蒲、悬艾草、拴五色丝、挂香袋、戴香包、斗百草、饮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和时令鲜果等习俗。

《行香子·端午》(词林正韵第二部 晁补之体)

粽子飘香,香满厨房。喜千家共庆端阳。

悬蒲插艾,腰佩香囊。

爱榴花红,稻苗绿,麦儿黄。

缅怀屈子,千觞酹酒,看龙舟击鼓其镗。

人山人海,斗志昂扬。

愿岁恒丰,民恒富,国恒昌。

端午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投江自尽的受难日,是给屈原的灵魂祭奠。屈原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受难象征。

《水调歌头·悼屈原》(词林正韵第二部 毛滂体)

呜咽洞庭水,凄雨汨罗江。

龙舟擂鼓飞渡,重五又端阳。

玉糯家家锅煮,红线人人腕系,蒲艾缀门香。

屈子逝魂日,赤县奠贤良。

报国志,昭日月,铸辉煌。

《怀沙》谢世,《天问》千古诵华章。

堪笑怀王轻信,犹怨谗言奸佞,遗恨有《国殇》。

忠烈诗坛祖,史册永留芳。

端午

人们之所以纪念屈原等与端午有关的人,主要是体现两大精神。一是爱国,二是爱民。经过两千三百年的绵延,端午节发展成为尊重知识的节日,解放知识分子的节日。

《莺啼序·祭屈原》(词林正韵第二部 吴文英体1)

端阳几多祭奠,惹神州情长。

屈公节,千古流芳,大江南北歌唱。

三闾庙,香烟缭绕,凡夫雅士官商向。

不泯民族魄,伴千载汨罗荡。

《山鬼》犹啼,《怀沙》回响,楚辞余音漾。

《惜往日》,仗剑长歌,《大招》《招魂》悲怆。

醉朦胧,《涉江》惜国,痛独醒,《离骚》天向。

《国殇》叹,《渔父》难留,葬身波浪。

端午

流芳《橘颂》,《哀郢》《抽思》,《九歌》人向往。

《天问》载,《惜诵》留世,璀璨星斗,博冠行吟,日月同仰。

《卜居》异地,《悲回风》颂,《远游》屈子《湘君》慕,若孤鸿,震翼高风惘。

于今致祭,文人墨客留痕,《东君》《河伯》犹怅。

龙舟竞渡,盛世神州,百姓兴趣涨。

击金鼓,酒香绕桨,艾草飘馨,黍角香粽,祈福永享。

长江浩瀚,黄河汹涌 ,三山五岳协天长,醉和平,万众心胸放。

屈公千古风流,虽去犹存,万年敬仰。

端午

用感恩的笔墨,镌刻铭心刻骨的遇见。用雅致的心语,倾诉与梦邂逅的流年。用一生的微笑,回忆那份生命的遥远。怀一颗淡定的心,行走红尘阡陌。在宁静中,追求属于自己的风景。古典君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诗词原创文章,用一阕阕深情诗篇,营造我们灵魂栖息的精神家园!

文中使用部分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谢谢!本文系百家号独家首发,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一经发现,将追究抄袭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