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資訊

國內

四川金堂 :中興村崖墓

經過一年多的搶救性發掘,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金堂趙鎮中興村共清理出崖墓 219 座。時代爲東漢晚期至六朝時期,以兩晉墓葬爲主。該墓地應爲同時被多個家庭使用的區域公共墓地。出土的玻璃耳璫應該是從成都以南的南絲綢之路傳入,爲研究兩晉時期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寶貴線索。

四川北川:洞子坪制硝遺蹟

近日,北川縣文物管理局在桂溪鎮彭家村洞子坪發現一處大型溶洞內的古代制硝遺蹟,是中國洞穴採硝、製作火藥的珍貴見證。發現有硝池、滷水池、制硝竈等遺蹟,以及炭屑、煉渣、動物骨骼和木材等遺物。

陝西西安 :

漢長安城北宮一號遺址

漢長安城北宮一號遺址位於未央區講武殿村,經過半年多的考古發掘,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揭露主體建築 1 座、附屬建築 2 組,以及排水管道、水井等遺蹟。北宮一號遺址位於北宮的東南部,建築規模較大,應屬重要的大型宮殿建築羣。

雲南耿馬 :芒等佛寺遺址

2019 年 11 月至 12 月,雲南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清理 13 座房址,可分爲地面式和幹欄式兩類,以及水池、灰坑、灰溝等遺蹟。出土了大量的瓦片、瓦當、磚塊等建築構件和陶瓷片。芒等佛寺遺址是目前雲南發掘的保存較好的南傳佛教寺廟遺址。

四川眉山 :彭山江口遺址

2019 年 11 月開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江口明末古戰場遺址繼續進行發掘,此次發掘再度出水文物 1 萬餘件,大多數還是“金銀”財寶。其中最重要的發現,當屬“蜀世子寶”金印。從歷次考古發現可知曉張獻忠 1644年在成都稱帝后的統治範圍,並且張獻忠在撤離成都時也是有計劃的。

山東濟南:高都司巷小學遺址

濟南市考古研究所自 2019 年 11 月開始對濟南老城區高都司巷小學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目前共發掘 5 處清末民初建築遺蹟,及排水溝、道路等遺蹟。其中一處遺蹟可能爲簡易蓄水池或泉池,寬約 1 米,四壁用青磚和石塊壘砌,時代可能早至明代。該遺址所在區域在清代極有可能是達官貴人居住場所。

內蒙古敖漢旗:遼代壁畫墓

近日,內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館對敖漢旗四家子鎮一座遼代壁畫墓進行了搶救性清理,揭取面積約6平方米的壁畫。壁畫包括散樂圖、烹飪圖、鼓樂圖、家教圖、羣猴戲耍圖、雙鹿圖、備宴圖、雙犬圖等,保存狀況良好,生動展示着千年前遼代人們的生活習俗。

河南靈寶 :城煙遺址

城煙遺址位於川口鄉城煙村南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聯合對其進行了發掘。其主體遺存是仰韶早期聚落,整體保存較好。發現仰韶早期房址近 30 座、墓葬近 138 座、陶窯 20 多座。

河南濟源:柴莊遺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在柴莊遺址內發現大量墓葬及晚商祭祀遺存,其中一處屍骸身首異處,面朝北方,雙膝跪於坑內,兩手交叉放在身前,形如甲骨文“坎”字。

山東曲阜:西陳商代遺址

西陳遺址位於曲阜西陳村,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於2019年7 月對其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遺址年代以晚商時期爲主,有房址區、窖穴區、祭祀區等功能分區。已發掘近 20 處殉祭坑,殉祭種類以牛、羊最爲常見,是目前山東地區發現數量最多、最爲集中的商代殉祭遺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