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複習有用嗎?有人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也有人說“臨陣磨槍,不快光慌”。但是,不管怎麼說,不到最後一把絕不放棄,這應該是每個考生應有的情懷。只要方法得當,應該還是有很大可能將分數提上去的。

朋友家的孩子就是這樣。他雖然成績比較好,但是物理特別弱,嚴重拉了後腿。但是,最終他的物理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從中等提高了滿分。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其實這個孩子並不是那種一開始就特別聰明和優秀的孩子,但卻是一直比較勤奮努力的。他的老媽也是老師,由於比較擔心他的物理成績,就去找到了他兒子的班主任。心急如焚地問班主任:“兒子的物理還有沒有救?”

班主任說到:“您不也是當老師的嗎?您還不知道嗎?想要成績考得好,不就一個字兒嗎?——練!!!讓您兒子把這些年的高考題全部做一遍。錯了,再不停的地改。一直改到沒有任何錯誤爲止。”她老師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回去之後就給兒子準備了歷年高考真題(從1978年開始的題)。

然後,每天晚上她讓兒子做一套卷子,並給他準時準點放上一個蘋果,一杯牛奶。兒子做錯的題,她手動抄寫,回來再讓兒子改一遍。就這樣堅持了三個多月,高考的時候他兒子考的最好的就是他以前最弱的那個科目——物理。也因爲弱科物理考得非常之好,最後高考時他兒子以全省領先的成績考入了名牌大學。

所以,這中間包含了一個深刻道理——理科題目真的就是練得出來的。特別是錯了之後,不停地改,不停地改,一直改到自己沒有錯誤爲止。但是,很可惜的是,很多人永遠在做新題的路上。從來不回頭看看那些自己做錯的題。這樣一來,往往就會犯眼高手低的錯誤,看着以爲自己會了,結果一做題仍然是出現錯誤。

高考其實並沒有那麼難。基礎部分永遠多過於那些難題偏題所佔分值。所以,一定要把精力用在打基礎上。糾正自己以前的錯誤上,而不應該用在拼命的去做那些難題怪題上。很多人常常花90%的精力去做最後的最難的那一道題12分,結果往往浪費大量時間,高考成績也不理想。

當然抓基礎題並不一定非要做全高考題。有一個學生由於數學不太好,相信了老師的話——注重基礎!所以他直接放棄了最後一道難題,而是將所有精力都放在抓基礎上。高考的時候他把數學書刷了近8遍,數學書上的每一道題都做得非常的好。結果,平時最好成績經常在110左右的他,高考時竟然考到了138分。雖然高考的最後一道題12分沒有做,但是他把自己能得到的所有分數都得到了。最終因爲這一次他生命中考得最高的一次數學,他順利地考上了武漢大學。

人生很多時候沒有捷徑可走。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該在什麼地方,用什麼樣的力氣去學習。在高考的最後的這段時間,要做的不是去做難題怪題。而是踏踏實實的拿起近幾年的高考真題,拿起自己這些年的課本,認認真真的開始從基礎開始做起來!

迴歸基礎和迴歸高考題,及時複習是非常重要的。不過不同學科也略有差異,像文科這種隨意識形態而變化的科目 ,幾十年前的題可能就沒有理科沒有價值 。因爲數理化的知識點基礎上是不變的。建議先刷近10年的高考真題,然後10年以前的高考真題要找到厲害的老師,選做高考真題。一般情況下,1990年以前的題目,應該有一定比例是可以不做的。這樣效率更高。只要努力,相信你也可以創造一個奇蹟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