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系統中多數設備都要用到電,雖然輸入的是電網交流電,但電路工作需要的都是直流電,除個別用到電池的外,都要經歷變壓、整流、濾波過程才能完成轉換,這部分電路就是我們說的電源。

電源有線性和開關兩種電源形式,線性電源是直接用工頻變壓器變壓,因此進與出完全隔離了,或者說交流地與直流地完全隔離了,此時從輸出端往裏看,輸入端的火線和零線地位完全平等沒有任何區別,如果輸出端不接地,這一側的交直流電與地之間就沒電位差,換句話說,人單手觸碰任何位置都不會有過電的感覺。

至於開關電源,早期由於光電耦合器的缺失,進與出不能完全隔離,現在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幾乎所有的開關電源都設計有光耦,隔離效果與線性電源基本沒區別。

所以,目前的音響設備無論電源採用哪種工作方式,輸入端的火零問題都不用我們操心。當然,對於多數音響設備來說,實際上插頭的火零還是有要求的,這主要來自安全方面,要求火線必須串接電源開關、保險絲等,但這可能有個問題,如果火線單獨在設備裏走線過長會產生一定的電磁干擾,處理不好對弱信號就有影響了,此時交換一下插頭火零線或許是個辦法,但不提倡。

如果講重要性,其實電源的品質才最關鍵,除要求充足的餘量、穩定的輸出外,還必須能濾除所有的交流成分和各種外來干擾,除非電網供電有嚴重問題,正常情況下,高品質的音響電源在這方面都有冗餘,並不需要我們額外操心。

例如電源中的共模、差模干擾抑制電路就是其一,簡單說就是在交流輸入端的火零地三線之間併入若干電容,但要注意我們在使用這類設備時切不可斷開電源地線,否則機殼可能帶上一半左右的輸入電壓值,雖然電流很小,如果用萬用表測量會隨溼度位置極性等改變有不同的值,當然這跟火零怎麼接沒關係。

再就是接地問題,對於音響系統來說要分清電網地和電路地。電網地是指大地的地。

一是變電所供電時要從大地引出一路零線,與相線也就是火線構成迴路一道送入用戶家中,因此相對於人,火線有電,零線沒電;

二是爲了用電安全,凡金屬外殼都還要再次接地,這是保護地要求就近接入大地,如用戶的樓外。雖然保護地與零線都是接地,但它們的作用完全不同,特別是零線因爲擔負供電任務必然存在各種干擾,切不可與音響設備機殼共用。

電子線路中的地與電網地是兩碼事,這裏的地只是借用了地的叫法,它實際上應該叫基準零電位端,電路里的所有電壓,包括信號電壓都是相對這個基準端的,它可以接大地(如接機殼),也可以不接地或懸浮交流接地,這完全取決於電路設計而不是由使用者來決定。

因爲電路的所有運行都是在電源正端或負端與基準電位端之間進行的,兩臺設備之間信號的連接也是如此,所以,音響系統中設備與設備之間,基準電位一定要一致,也就是電路的地要互聯互通。通常設備的金屬外殼也要接地,除安全要求外也起到了屏蔽作用,但這個地是大地的地,不能與電路地混爲一談,特別是兩臺接地方式不同的設備之間連接信號線時,切不可將二者的機殼直接連在一起,否則可能會因靜電釋放或漏電等問題燒壞下一級設備。

對於電路地不接機殼或機殼不接地的設備,據說能避免很多外來的干擾,但它們之間會產生並累加一定的感應電壓,對於電路地已經接在機殼上並接地的設備,據說抗干擾能力更有優勢,不過機殼接地不可靠的話也會存在感應電壓。

還有一種觀點認爲,音響系統中除末端一臺設備外,其它所有設備機殼都不接地纔是最佳方案,這樣可以避免不同設備因電路地接機殼和不接機殼帶來的問題、或因兩臺設備電路地都接機殼在電網地與信號公共端(電路地)之間形成的迴路干擾。對於這些觀點孰是孰非不好一概而論,還是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至於感應電壓,不論是否會影響到聲音聽感都是應該儘量消除,但這是個整體設計和規範使用問題,而不應該是靠交換插頭上的火零線,這樣的方法從哪個角度看都實在不靠譜。

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