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北京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28場例行新聞發佈會,國家衛健委臨牀檢驗中心研究員李金明表示,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初次檢測呈陰性,依然要進行隔離。

李金明表示,密切接觸者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比非密切接觸者要高很多。即使初次核酸檢測是陰性的,也必須隔離。如果在隔離期間出現症狀,需要立即進行核酸檢測。即使在隔離期間未出現症狀,也需要再次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才能解除隔離。

一次核酸陰性,並不是100%安全

一次核酸檢測爲陰性,並不能100%的排除新冠肺炎,北大國際醫院的一名男護士,曾在6月17日參加醫院針對在崗職工普遍開展的核酸檢測,當時的結果爲陰性。

而6月17日晚,該護士接到昌平區疾控中心的通知,因與海淀區之前的確診病例存在關聯,按昌平區疾控中心的要求,進行集中隔離,複查核酸之後,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於6月18日確診爲新冠肺炎患者。

所以,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並不能100%保證沒事,有可能出現假陰性,也就是說,實際上他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是核酸檢測沒有檢測到新冠病毒,出現了誤診。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有幾種可能性:

1、發病的極早期或者恢復期

如果患者剛剛感染新冠病毒,處在極早期,這時候可能不排毒,或者排出的病毒量很少,太少的病毒,如果檢測靈敏度不夠,就可能無法測出來。

同樣的道理,患者如果處於恢復期,體內的病毒基本被消滅了,也可能無法測出來,出現假陰性的結果。

2、採樣的問題

如果採樣不規範,沒有采到被感染的細胞,也有可能出現漏診。

採樣的部位也很關鍵,不同部位的標本,陽性率會有一些差別,一般來說,痰標本的陽性率高於鼻咽拭子,高於口咽拭子。

3、病毒出現變異

病毒如果出現變異,而且變異的位點出現在覈酸檢測的探針部位,就會出現漏診,但是,現在的檢測試劑,都會使用2到3個檢測靶點,都出現變異的可能性很小,由病毒變異造成的假陰性基本可以避免。

4、試劑問題或者操作不規範

如果檢測的試劑過期,敏感度低,或者檢測員操作不規範,都有可能造成假陰性的情況。

假陰性的概率有多高?

任何一種檢測手段,都不可能100%準確,假陰性是無法避免的,李金明介紹,根據文獻報道,假陰性的比例在20%以上,部分情況可能達50%左右。

如果首次陰性,所有的人都需要複測嗎?

這個要看具體的情況,看人羣中感染的比例,假如對人羣的初次篩查發現,陽性率達到20%,按漏檢率20%計算,這種情況下,全部篩查人羣中可能有4%的人被漏檢。這個比例較高,可能要做二次篩查。

但是,如果人羣篩查後的陽性率比較低,例如武漢是3/10萬,這種情況下不需要再做篩查,只需要隔離高風險地區的人。

所以,如果你是密切接觸者,高危人羣,一次核酸陰性,並不能100%排除 ,還需要被隔離,再次複查核酸,這樣纔是比較安全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