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上半年疫情肆虐,也不能阻止成事者的腳步。

不久前,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公司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上爲MEB工廠的開工一錘定音:上汽大衆MEB工廠計劃今年10月正式投產。

“大衆集團有個激進的新能源車計劃,每年都會有新車型,包括奧迪車型。”在陳虹這句話的背後,有關上汽大衆MEB平臺、投產新車以及上汽奧迪的種種好奇與猜測再次成爲了焦點。

新工廠投產,上汽大衆再做排頭兵

衆所周知,中國市場已經成爲了電動化汽車公認的逐鹿之地。無論從新技術的投放與迭代競爭還是市場與政策的潛力來看,中國這片試驗田都在吸引着世界各國車企的目光。

中國市場的老大哥——大衆集團衝刺電氣化的決心,在近年來體現得尤其明顯。而作爲大衆在華推新探路一貫的“排頭兵”,上汽大衆則又責無旁貸地將在電氣化落地的道路上扮演關鍵角色。

上汽大衆新能源汽車工廠位於上海安亭,項目總投入170億元,計劃於2020年10月建成投產,規劃年產能爲30萬輛。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當下中國市場的單一新能源生產基地中,只有上汽大衆與吉利兩家公司投產了年產量超30萬輛的“超級工廠”,上汽大衆在規模上再次站在了第一梯隊。

正如陳虹所說的那樣,在大衆集團激進的新能源戰略轉型下,等待這間中國首個MEB平臺工廠的將會是十分繁重的任務。2019年10月8日,上汽大衆新能源汽車工廠生產的首輛ID.車型正式下線,標誌着大衆汽車正式開啓在華全面電動化和智能化進程。

而在未來,更多大衆純電動新產品將首先從這裏走出,交付給中國消費者。按照規劃,大衆品牌全球首款量產電動車ID.3將在不久後登陸新工廠。

作爲全球首款MEB平臺產品,大衆ID.3承載了衆多期待,不久前宣佈將在10月正式交付海外市場,而在上汽大衆的新工廠正式開工後,相信也不會讓中國消費者等太久。

MEB平臺接棒,新能源市場再迎“大衆時間”

近幾年來,無論是國內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均在新能源平臺上使足了力氣,意欲藉此機會完成對“傳統霸主”大衆的彎道超車。然而,儘管新能源的確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但卻不能忽略其造車本質,更不能忽略平臺的重要性。

而在對於模塊化平臺的研究與應用上,一向一騎絕塵的大衆再次發揮了傳統優勢,那就是MEB平臺優秀的延展性與靈活性。在這一平臺上的產品底盤和車身能夠進行拉昇和拓寬,能夠增長軸距使內部空間增大,也能夠前艙空間實現更大電機等其他零件的佈置。

這樣一來,MEB平臺下的產品就能夠有效節約成本,控制價格,以中國消費者所喜聞樂見的更高性價比呈現,也讓我們更加期待未來更加多樣化的產品。

而在上汽大衆的新工廠中,不僅有着第一手的MEB平臺架構,同時也有着國內領先的高度自動化柔性生產線。僅車身車間廠房就擁有超過910臺機器人,自動化率達83%;電池裝配車間共有138臺機器人,可生產長1.8m寬1.5m的全鋁電池殼體。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經由上汽大衆率先推進的產品往往都取得了相當優秀的成績,無論是轎車中的桑塔納、朗逸、帕薩特還是SUV陣營中的途觀家族等產品,都是由上汽大衆一手引入併發揚壯大。這也是爲什麼大衆投入巨大的新能源市場,依然選擇了上汽大衆來“破冰”。

在MEB平臺與上汽大衆這兩樣“大殺器”的強強聯手下,國內的新能源市場是否又將迎來一個新的“大衆時間”,似乎已經沒有太多懸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