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24日

今天的遼寧,總算找回了曾經那個爲大家所熟悉的遼寧的味道,在一如既往的高強度夾擊逼搶之後不再是複賽前兩場那般無法得分,而是能夠穩穩的把球打進籃筐。

前面兩節打完他們落後8分,但是第三節他們打出了驚人的34-10的比分,一舉逆轉比賽奠定勝局。

在第三節高詩巖上場後5中3的三分是遼寧能夠逆轉比賽的關鍵所在,這關鍵之處不在於高詩巖的良好比賽狀態,而在於遼寧總算是擁有了三分線外穩定的火力支援。

之後才能夠一馬平川、水銀瀉地、摧枯拉朽的贏下這場比賽。

基於複賽後前兩場比賽的狀態,我們一直都在詬病遼寧進攻端三分火力過於差勁,第一場打北京,他們三分球總計20中4,甚至連不擅長投籃的郭艾倫都命中了一記高難度後撤步三分。

第二場打廣州,遼寧三分27中7,這裏面依然還包含着不擅長投三分的郭艾倫的兩記三分球。

綜合前面兩場,遼寧的防守固然一如既往的兇悍,但是進攻卻出了強攻再也沒有別的法子,很多人在詬病郭艾倫只知道一猛子扎進籃底下而不懂得組織串聯隊友,但他們卻忘記了當時遼寧的外線毫無火力可言,而郭艾倫一猛子扎進去反而是遼寧最穩妥的得分方式。

總之是郭艾倫扎不進去了那就大韓打,大韓被推離開了籃筐那麼梅奧就得強行來一個。

既無任何整體性可言,也基本上看不到任何流暢的進攻。

但這一場比賽,在第三節的遼寧展現出了跟以往完全不同的狀態,他們找到了三分線外的感覺,這就逼得上海不得不擴大防線,這樣一來內線的空間就變得更大了,也更有利於突破了。

幾個三分球一落袋,郭艾倫的突破就變得更容易了,借一個擋拆就可以殺進去,逼得上海隊及時回縮,這時候再輕鬆的分到外線便是。

這樣一來,場面就被打開了,進攻也變得順暢,球隊的整體性也顯著的增強。

之前兩場遼寧在進攻端的毛病,在本場的後面一節半,蕩然無存。

除了進攻端三分投射的進步,還必須得讚揚一下遼寧隊出色上搶夾擊防守,從第三節開始,遼寧全隊在防守端像是上了刺刀一般,拼命夾擊上海的持球人,並且能夠在上海持球人出球之後立馬回到防守位置。

這腳步迅速移動上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成的,遼寧作爲在疫情之前本賽季擁有爭冠實力的強隊,這上搶夾擊是他們的看家本領。

上海持球球員遭遇夾擊,出球之後也尋不到空位機會,便只能重新打戰術,這進攻端便變得極爲艱難,很多不應該有的失誤連續出現,反而幫遼寧找到了進攻端的訣竅。

如果上海隊也是一支強隊,在遭遇強大防守壓力的時候依然能夠穩住陣腳,那樣我們便能夠欣賞到一場精彩的攻防大戰,而不是如本場下半場這般一邊倒的比賽了。

遼寧藉着打上海找回了自我,但這自我能否延續下去還未可知,畢竟高詩巖能夠命中那麼多三分也不是常態,他們中距離進攻跳投幾乎爲零的問題依然沒有改善。

借擋拆,運球壓一步急停中距離,這個技術動作不僅僅只是郭艾倫不擅長,就連OJ·梅奧也用得少。

或許是因爲他還沒能完全熟悉CBA賽場的緣故。

沒有中距離的加持,遼寧想要穩住他們本場下半場這樣的進攻狀態,就非得在三分線上做文章不可,三分線外的投射必須成爲他們的常規武器纔行,這個如果穩不住,那遼寧也就是曇花一現。這是遼寧進攻端的問題,但這並不是遼寧最大的問題,遼寧最大的問題出現在防守端。

我們都知道遼寧的上搶夾擊非常厲害,但是我們也知道這樣的上搶夾擊是非常消耗體能的,即便強如遼寧隊,在一場比賽裏面也只能在落後過多或者是末節短暫的幾分鐘裏面把這個上搶夾擊做到完美。

而更多的沒有搞上搶夾擊的時候,遼寧的防守可謂是漏洞百出。

他們現在的內線沒有護框大個子,而鋒線上的球員的移動能力又有些慢,賀天舉、劉志軒兩人是倒在了傷病下,而補上來的王化東從目前的情況看是跟不上球隊的節奏的,叢明晨是個投手,本就不擅長防守,而郭旭又太年輕,身材也太單薄。沒有內線護框手,鋒線的協防也相對薄弱,就很容易被對手無球穿插打穿防線。

在本場比賽的首節,上海隊的小外援麥卡勒姆就是憑藉着穿插單場得到了12分,幫助上海29-22領先遼寧。

董瀚麟在低位拿球的時候,麥卡勒姆可以直插籃下,羅漢琛突破進去繞出到油漆區附近吸引了防守之後,麥卡勒姆也可以直插進去,甚至是麥卡勒姆傳球給董瀚麟,隨即也能跑出位置直插籃下。

只要上海的小後衛擺脫了自己的防守人,那麼在半場陣地戰裏面就如入無人之境一般!

遼寧在下半場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夾緊持球人,讓他無法出球,隨即又回到自己的防守位置,這樣就破壞了上海的整體戰術節奏。

但前面我說了,這很消耗體力。

遼寧只要找到三分線外的感覺,然後鋒線的防守人的協防意識能更好一些,他們就仍然是擁有爭冠實力的強隊,只是這三分線外的感覺或許隨着比賽的深入慢慢可以找到,這鋒線球員的協防意識卻不知從何談起。

這個防守問題,不能強求大韓去提升自己的護框能力,因爲大韓本就不是那種類型的中鋒,還是希望劉志軒、賀天舉等人能夠早日找回狀態,不然本賽季的遼籃怕是走不太遠。

以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