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这两个国家在近些年总是会被媒体拿出来比较,有很多外媒预测,在2030年左右,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然而,近期却有很多声音表示或许这样的预测要提前实现了。这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很多预测机构都不看好美国今年的发展。亚特兰大联储GDPNow对美国第二季度的GDP增长预测为下降51.2%。而世界银行也预测美国经济将在今年萎缩6.1%。

事实上,不仅仅是多家预测机构预测到今年美国经济将缩水,就连美国方面也是如此预测的。前一段时间,美联储主席指出美国今年GDP将缩水6.5%,失业率也将保持着比较高的水平。无独有偶,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在6月1号发布预测显示,未来10年美国GDP将缩水近8万亿美元。

而对于中国经济今年的发展,多家预测机构却十分看好。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着增长的模式,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曾预测,中国在今年将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

事实上,很多人有所不知,在很多预测机构的报告中,我国GDP总量早就超过了美国,而且这些机构还不是什么名不见经传的机构,而是一些权威机构。

早在2017年的时候,世界银行就曾经发布了一则报告,报告显示中国GDP总量就超越了美国。因为世界银行是一家具有权威性的银行,所以当这则报告出来之后,在市场上也是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部分人认为中国也太低调了,不过也有人认为我国其实还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距离。

其实,不仅仅是世界银行一家曾经表示中国GDP总量超越美国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也早就得出中国GDP总量超越美国的结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世界银行,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们并不是按照汇率去计算GDP总量,而是按照购买力平价去计算GDP总量。世界银行指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17年中国GDP总量达19.6万亿美元,超越了美国。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表示,若是按照购买力平价去计算,那中国GDP总量早在2014年就已经超越了美国。

对此,有人认为中国已经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了。那么,中国真的成发达国家了吗?真实情况如何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教授许宪春表示,按照PPP法去计算,中国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不过,PPP法计算的GDP也并不是一个衡量一个国家是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指标。

实际上,要想判断一个国家属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高低。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