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這兩個國家在近些年總是會被媒體拿出來比較,有很多外媒預測,在2030年左右,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爲“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然而,近期卻有很多聲音表示或許這樣的預測要提前實現了。這是因爲受疫情影響,很多預測機構都不看好美國今年的發展。亞特蘭大聯儲GDPNow對美國第二季度的GDP增長預測爲下降51.2%。而世界銀行也預測美國經濟將在今年萎縮6.1%。

事實上,不僅僅是多家預測機構預測到今年美國經濟將縮水,就連美國方面也是如此預測的。前一段時間,美聯儲主席指出美國今年GDP將縮水6.5%,失業率也將保持着比較高的水平。無獨有偶,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在6月1號發佈預測顯示,未來10年美國GDP將縮水近8萬億美元。

而對於中國經濟今年的發展,多家預測機構卻十分看好。世界銀行預測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着增長的模式,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曾預測,中國在今年將成爲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

事實上,很多人有所不知,在很多預測機構的報告中,我國GDP總量早就超過了美國,而且這些機構還不是什麼名不見經傳的機構,而是一些權威機構。

早在2017年的時候,世界銀行就曾經發布了一則報告,報告顯示中國GDP總量就超越了美國。因爲世界銀行是一傢俱有權威性的銀行,所以當這則報告出來之後,在市場上也是引起了激烈的討論。有部分人認爲中國也太低調了,不過也有人認爲我國其實還和美國等發達國家有着一定的距離。

其實,不僅僅是世界銀行一家曾經表示中國GDP總量超越美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經也早就得出中國GDP總量超越美國的結論。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世界銀行,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所以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爲他們並不是按照匯率去計算GDP總量,而是按照購買力平價去計算GDP總量。世界銀行指出,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2017年中國GDP總量達19.6萬億美元,超越了美國。

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表示,若是按照購買力平價去計算,那中國GDP總量早在2014年就已經超越了美國。

對此,有人認爲中國已經不屬於發展中國家了。那麼,中國真的成發達國家了嗎?真實情況如何呢?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系教授許憲春表示,按照PPP法去計算,中國還是屬於發展中國家。不過,PPP法計算的GDP也並不是一個衡量一個國家是發達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指標。

實際上,要想判斷一個國家屬於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最主要的還是要看人們的生活水平的高低。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