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營養豐富,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首選,家庭烹飪,不可能像飯店那樣,整條魚下鍋炸,一般爲清燉或者紅燒,所以採用煎的方式居多,煎魚失敗魚腥味重,整個魚都散掉了,還會影響食慾,家人非常愛喫魚,剛開始也我是經常粘鍋,後來做得多,經驗也就有了,煎魚再也沒粘鍋,那麼怎樣才能煎出一條完整的魚呢?其實這裏面是有訣竅的,今天把小技巧分享給大家,總結了之後也就五個字。

煎魚總結了這五個字

1、厚鍋

厚度要超過3毫米,最怕的那種鋁製鍋,跟A4紙一樣薄,只要加熱,肯定會糊鍋,可以挑選偏厚實點的,導熱慢,油不會一直冒黑煙。

2、新鮮

魚肉要挑新鮮的魚,死魚肉質鬆散,最容易散開了,宰殺處理好的魚,先在表皮塗抹一層食鹽,醃製20分鐘,這樣表面更緊緻,然後洗淨上面的鹽分,將水分控幹,記住魚身一定要乾爽。

可以用吸水紙弄乾,也可以吊着晾一會兒,或者用吹風機吹乾,總之就是讓它沒有水分。

3、小火

無論使用什麼鍋具,火一定要小,千萬不要性子急開大火,火關到最小。

4、老薑

先把鍋稍微加熱,不用燒太熱,然後用一塊生薑,把鍋底挨個擦一遍,讓薑汁滲入鍋中,下一步再開始倒油煎魚。

5、翻面

等魚一面煎好之後,再翻動另外一面,可保證魚身不會散掉,大約3分鐘翻一次面。

很多人感覺這樣做麻煩,有些專業廚師還會偷着樂,像後廚大家一般都見過,火力旺鍋還大,多放點油,煎出來的魚身色澤金黃,完整無缺,家庭廚房根本沒那麼多條件,其他幾條都好說,煎魚最怕有水分,魚身太溼,魚下鍋後,由於受熱不均勻,再加上性子急的人,火力開到最大,這樣的方式煎魚,粘鍋都是小事,就怕到時候會糊鍋。

老媽煎魚的時候,也有自己的絕招,魚刮掉魚鱗,宰殺完畢後,一般不急着下鍋,而是吊着晾幾個小時,讓它的水分徹底幹掉,再拿去煎,百分之百不粘鍋,這也是一個小技巧,只不過大部分人沒有這個耐心。

很多人不會養鍋,也就是保養,擦洗的沒有一點油分,別說煎魚了,就是炒個五花肉,都粘得不行,鐵鍋需要先開鍋,大火燒熱,燒到冒煙爲止,倒入油燒熱,讓每個氣孔都灌滿油脂,讓魚身與鍋之前,不能有親密的接觸,這樣就不會粘鍋了。

依次做好這5個步驟,基本可以保證不再粘鍋,色澤焦黃,沒有一丁點的散肉,廚藝提升了,還能在家人面前露一手。

不管煎魚還是煎豆腐,萬萬不要直接下鍋,在魚的外表拍一層薄薄的麪粉,或者澱粉均可,讓魚身與鍋之前減少接觸。

你煎魚有什麼小技巧呢,歡迎分享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