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虽然出身官宦世家,但他年轻那会很是落魄了一阵子。后汉建立后,年满二十岁的赵匡胤并没有在父亲的帮助下直接投军或者为官,反而独自外出游历,想要寻找机会建功立业。

他很快就到了复州,当时的复州防御使正是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昔日同僚王彦超。赵匡胤寻到了王彦超府上,想投在王彦超麾下,以期将来能够建功立业。

王彦超看到好友的这个儿子,虽然衣衫破烂,很是落魄,但他眼中却有坚毅之色,将来必然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他知道赵匡胤的来意,但是却不肯留下赵匡胤,只是招待了赵匡胤一顿饭,然后拿出十贯钱打发走了赵匡胤,让赵匡胤另寻他处。

看着手中的那十贯钱,赵匡胤心中满是屈辱,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这让他心灰意冷,但身上着实已经没有什么银钱了,他压下了扔掉那十贯钱的冲动,然后离开了,但这十贯钱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不是在打发叫花子吗?

很快,赵匡胤就身无分文了,不得不寄居在襄阳的一座寺庙里,寺庙的一个老和尚慧眼识珠,知道赵匡胤将来会有大际遇,他不想看着赵匡胤在襄阳无所事事,就对赵匡胤说:

“吾厚赆汝,北往则有遇矣。”

赵匡胤带着老和尚的馈赠北上寻找机会,不久之后,他就听说后汉枢密使郭威在征兵以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赵匡胤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于是投在了郭威麾下,也正是在郭威麾下,赵匡胤才开始建立军功,并在后来有了叫板整个后周的实力。

郭威辅佐刘知远建立了后汉,成为后汉手握兵权的权臣,赵匡胤能投在郭威麾下,起点是非常高的,只要赵匡胤争气,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就会有很多,而他也的确争气,很快就脱颖而出。

等到他投奔郭威的第三年,郭威就黄袍加身,建立了后周,而赵匡胤也成为滑州副指挥使。再三年后,郭威的养子柴荣继位,赵匡胤开始执掌禁军,并在柴荣登基之后的第一战中立下大功,升任殿前都虞候,并成为柴荣的心腹亲信之一。

赵匡胤在职场上的升迁是相当快的,等到了柴荣去世,后周落到了孤儿寡母手中,赵匡胤已经成长为后周的威胁,并最终学郭威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

北宋建立之后,凤翔节度使王彦超入朝担任中书令,当赵匡胤看到王彦章的时候,心里感慨万千,这么多年,他心里始终存了芥蒂,当年的羞辱,他从不曾忘记。于是赵匡胤在一次设宴围猎的时候,趁着醉意,对王彦超说:

“卿昔在复州,朕往依卿,何不纳我?”

这是困扰了赵匡胤十几年的一个问题,堵在他心里难受,不吐不快,于是就这样问了出来,王彦超赶紧跪下来回答赵匡胤的问题,他是这样说的:

“勺水岂能止神龙耶!当日陛下不留滞于小郡者,盖天使然尔。”

金麟岂是池中物,王彦超并没有解释自己为何没有留下赵匡胤,而只是说正因为没有留下赵匡胤,所以赵匡胤才能有后来的际遇,建立了北宋,这正是上天的意思啊。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很快就换了话题。

看着面带笑意的赵匡胤,王彦超并没有放下心中的害怕,第二天就上表请罪,不过赵匡胤并没有怪罪于他,反而让中使去劝慰王彦超,这倒是很让人意外。

那么,王彦超当年为什么不肯留下赵匡胤呢?《宋史》中对王彦超的评价是这样的:“性温和恭谨,能礼下土。”

这个评价是很高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王彦超绝不是欺负落魄少年的那种人,相反,他性格温和谦恭,很能礼贤下士,这样的一个人如何会为难赵匡胤?

那么,他不肯留下赵匡胤,其原因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他也看出赵匡胤并非平庸之人,而他给不了赵匡胤好的平台,所以才不肯留下,让赵匡胤另寻他处。不过,在让赵匡胤离开的时候,却只给了十贯钱,怎么说也算是小气了,十贯钱能做什么呢?

好在赵匡胤登基之后并没有计较这件事,对王彦超也还算重用,而王彦超最大的特点就是野心并不大,他并不眷恋官场。969年,赵匡胤将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等人召回京中,目的是要收回他们的兵权。

赵匡胤在后苑设宴款待他们,酒酣之际,就说了这样一番话:

“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

王彦超一听就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毕竟前有杯酒释兵权的例子在那里,所以王彦超很快就知道了赵匡胤想要做什么,他没有任何犹豫,跪下来对赵匡胤说:

臣本无勋劳,久冒荣宠,今已衰朽,乞骸骨,归邱园,臣之愿也。

当时的王彦超不过才五十五岁,但他对权力并不执着,所以才愿意交出兵权,告老还乡,只不过赵匡胤虽然收回了他们的兵权,但并没有让他们致仕,王彦超被改任右金吾卫上将军、判街仗事。

一直到983年,年近七十岁的王彦超再次上表请求致仕,宋太宗赵光义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以太子太师的身份致仕,再三年后,王彦超去世。这样看起来,王彦超也算是得了个善终。

他十二岁从军,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五朝,虽未有大功,但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