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史上,能夠改變一個國家命運的變革屈指可數。而變法成功的就更加少了。其中商鞅變法讓秦國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正是因爲商鞅變法讓秦國成爲最強大的諸侯國,最終統一六國,建立了我國古代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大秦帝國。

那麼,商鞅是如何說服秦孝公變法的呢?許多人或許對此心存疑惑。其實,商鞅並沒有舉很多例子,也沒有擺事實講道理。其實,主要原因是秦孝公非常聰明,其本來就有變法的意思了。只不過商鞅和他是一拍即合而已。

根據《商君書》更法中的記載:某日,秦孝公召集公孫鞅,甘龍,杜摯等人商討富國強兵的事情,其中秦孝公說到:今吾欲變法以治,更禮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議我也。大意就是:秦孝公和大臣們商量富國強兵的辦法,秦孝公說:現在我想要通過變更法度來治理國家,改變禮制來教化百姓,但是又擔心天下的人非議我。

從這裏,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在變法之前,秦孝公內心就已經有了要變法圖強的意思了,只不過他有點擔心天下的人議論自己,所以召集大臣前來商量一下對此,順便說服自己而已。

公孫鞅算是領會到了秦孝公的意思了,他深刻明白了國君的用意,於是說道:我聽這這麼一句話,行動遲疑的人一定不會有什麼成就,辦事猶豫不決的就不會有功效。國君應當儘快下定決心變法。然後商鞅又對變法的好處進行了一番論述。秦孝公聽完說了一聲:好。

而其他幾位大臣沒有聽明白秦孝公的意思,而是站出來指出變法的壞處和弊端,然而,秦孝公根本沒有把他們的話聽進去。因爲只有商鞅說的變法圖強才符合自己的心思。

最後,聽完了幾位大臣的反對聲音後,秦孝公差點沒有笑出來。但是還是保持了國君的風度說到:我聽說那些從偏僻小巷出來的人最愛少見多怪,學識淺薄的人最喜歡詭辯。秦孝公就重用商鞅,任命商鞅爲左庶長主持變法。其中還編修了《秦律》。

由此可知,商鞅變法之所以成功是因爲秦孝公剛好遇到了商鞅。二人是一拍即合,原本秦孝公就已經有變法圖強的意思了,而商鞅來到秦國也是要通過變法而掌權,從而達到富貴榮華的目的。

文/周震坤原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