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的生態環境再獲“國家級”肯定!

東莞市國營大屏嶂林場

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佳林場”名單

端午假期可以去打卡哦!

日前,中國林場協會公佈“2019年度全國十佳林場”名單,全國獲此殊榮的國有林場共36個,其中,東莞市國營大屏嶂林場憑藉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林場改革發展經驗成爲我市唯一獲獎單位。

林場總面積1.78萬畝,森林覆蓋率爲95.5%

東莞市國營大屏嶂林場位於東莞市東南部,東起東莞塘廈、西接深圳公明、南鄰深圳觀瀾、北依東莞黃江,公園地形爲低山高丘,西部有連綿的環形山脈,宛如一天然屏障,故此得名“大屏嶂”。建於1961年8月,在省、市林業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該場緊緊圍繞保護生態、保障民生兩大目標,堅持“重在自然、貴在和諧、精在特色”的建設理念,承擔森林資源培育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雙重任務。截至目前,林場總面積1.78萬畝,森林覆蓋率爲95.5%,植物種類有650多種,各類野生動物種類有80多種。59年耕耘,先後獲得了“廣東省造林綠化先進集體” “廣東省四星級森林公園” “廣東省森林生態旅遊示範基地” 等多項榮譽。具有森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區位條件優越、文化底蘊深厚等特色。是東莞市林業最早實現轉型的典範,是我市首期規劃的六大森林公園之一,林場已形成集生態觀光、體育健身、休閒娛樂、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年均接待遊客數量超過200萬人次。

堅持生態建設新理念 推動改革轉型發展

一直以來,大屏嶂林場緊跟國有林場改革步伐,堅決貫徹生態建設新理念。從2001年開始,實施水源涵養林和林相改造、幼林撫育等工程,努力恢復自然生態系統;2003年,立足林場發展現狀,市委、市政府提出“建城、修路、整山、治水”的城市建設“八字方針”,在維持土地所有權不變的情況下,以國有林場爲中心,整合周邊鎮村集體林地,建設森林公園。2008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全國內率先開展國有林場改革,將國有林場改革定性爲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建設森林公園免費開放,既解決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又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是我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實現經濟生態雙贏

此外,通過多年的努力,林場實現從森林商業經營向資源利用、服務市民爲主的生態經營,從單純的林業生產向生態保護、生態經營、生態服務等多元化管理的雙轉變。經統計,林場(公園)自2006年免費對外開放以來,已有約2830萬城鄉居民和遊客免費享受到林業建設和保護帶來的綠色生態福利。森林旅遊業得到快速發展,輻射帶動了體育休閒、餐飲、酒店、農家樂、自行車租賃服務等旅遊服務業,解決了部分周邊羣衆就業問題,場區附近的農莊可提供近約1000個就業崗位,由於歷屆荔枝節的品牌效應,場區的荔枝價格同比市場要高出20%,給當地農民創造了很好的增收機會。

致力推動科普教育 弘揚生態文化

通過建設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宣傳欄、網站、微信公衆號、智慧旅遊等平臺,打造自然大課堂,成爲了弘揚生態文化的窗口。近年來,先後舉辦了竹文化節、森林文化活動周、自然講堂等科普教育活動;建成了“百竹科普園”、科普館等生態文化科普場所;與當地政府、院校合作,先後成爲東莞中學綠色教育基地、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教學實訓基地、東莞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共同構建了生態科普合作新篇章。

素材來源:東莞陽光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