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首古詩詞#

端午節自古以來都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古代,端午佳節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清明、中秋、重陽和春節等節日。古人每逢端午便舉行大型的龍舟盛會,家家戶戶都來參與盛會觀看賽龍舟。

而文人墨客也免不了吟詩填詞,或記錄端午佳節的盛況、或弔祭屈原抒發感慨等等。只不過,相比其他節日詩詞的名篇輩出,端午節詩詞卻是少有名作。

比如說起春節詩詞,大家都會背出“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清明節則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七夕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中秋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重陽的“每逢佳節倍思親”等等。

而問起端午節的名篇佳作,卻是少有人能答出。確實,歷朝歷代吟詠端午佳節的詩詞雖不少,但名作很少,大多都是比較冷門的作品。今天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一首冷門的端午節唐詩,雖非名篇,卻頗有些人生哲理:

端午日

唐·殷堯藩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殷堯藩是中唐詩人,曾中進士併入朝爲官後又歸隱山林,與白居易、劉禹錫、許渾、韋應物等人較好,在中唐詩壇頗有才名。他曾寫過30首《憶江南》,連白居易都稱讚“江南名郡數蘇杭,寫在殷家三十章”,其才華可見一斑。而這首《端午日》是殷堯藩晚年時的作品。

首聯“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意爲年少時每逢佳節總是多情多感,如今老了,卻反而感慨萬分。以老少兩個年齡段面對節日的情緒對比,表達出詩人此刻心態的祥和。

頷聯“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便是描述老來過端午佳節祥和的表現:不多情也不隨波逐流作節日習俗,而是一盞蒲酒,共話天下太平。

頸聯“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轉而感慨自己老邁,鬢髮日益趨白而佳節的石榴花年年開得紅豔。一個紅豔熱鬧,一個白髮衰頹,正好說明了詩人爲何在端午佳節不生情不趨習俗。

結尾一聯“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感嘆在歲月面前,聖賢和愚夫都是瞬息過客,誰知道有幾人湮沒無聞,有幾人名垂青史呢?

詩人在端午佳節寫這樣一首詩頗有些耐人尋味,古代的端午佳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之一,但詩人卻年事已高,不能參與盛會,大有落寞之感。而詩中的白髮之感、人生之嘆,便是通過端午的節日氣氛反襯人生易老、年華易逝的感嘆。尤其結尾一句“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頗有幾分看透世情滄桑的人生哲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