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安徽省亳州市規劃最早、最整齊的一個村莊——圈椅村,在上世紀90年代,該村在村支部書記張保華的帶領之下,率先完成了新村規劃工作。雖然這個村在今天看來有點落伍了,但其縱橫成排,家家一個獨立院落,中間水泥路連接的佈局還是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據瞭解,該村之所以叫做圈椅村,是因爲以前村裏的農民多靠手藝“圈椅”爲生,進入新世紀以來,這項手藝逐漸失去了用武之地。爲了讓村民儘快致富,張保華利用自己年輕時積累的果樹種植經驗,又到外地取經,回來之後種植的改良杏取得了成功,之後又將杏樹種植業在全村推廣,才形成了今天的這種規模。

整個村莊呈方形佈局,南北方向共有4條水泥將村莊圍在其中,沿着中間的水泥路向裏走,兩邊都有圓形的拱門,每個拱門還都有一個不同的名字。進入拱門之後可以發現,小路北側有兩個獨立的院落,分別住着兩戶不同的人家。水泥路旁邊、小院的內外都種着大量的果樹,果實成熟的季節,村子裏的空氣都是香甜的。

春天杏花盛開的時候,很多市民到這裏遊玩採風,初夏杏兒成熟的季節,更多的市民前來享受採摘的樂趣。還有來自渦陽、碭山等地的商販,從這裏批發水果回去銷售,他們說這裏的水果香甜可口、價格實惠,來過一次之後就決定不再去其他地方了。

張大叔共有十畝土地,全部種上了果樹,品種有早熟杏、晚熟杏以及桃樹、柿子樹等。張大叔共有三個孩子,現在都已成家立業,有的在市裏打工,有的在幹自己的事業,家裏的土地無人耕種,所以全部種上了果樹。村裏的很多家庭與張大叔的情況相似,孩子在外打工,老人在家種植、管理果樹。

張大叔介紹,自己種植的早熟杏已經下去了,現在採摘的這種杏叫做“凱特杏”,是一種比較晚熟的品種。它的特點是個頭大、味道香甜,而傳統的品種有的僅如“羊屎蛋”那麼大,現在早已無人種了。摘杏的時候,女兒帶着外孫也前來幫忙,杏園內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

這一畝地可種40棵杏樹,每棵杏樹可產杏100斤左右,往年的杏可賣3元錢一斤,一畝地可收穫2萬多元。而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人們的消費意識普遍不高,杏兒僅能賣到1塊多錢1斤,儘管價格有點低,每畝杏的收入依然在萬元以上。

杏的銷售基本上不用走出家門,在家門口就有客人上門採購了,還有不少客人專門開車到杏園採摘。爲了方便顧客走親訪友,張大叔今年還訂購了一些水果箱,這樣顧客提着更方便好看了。村裏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中老年人在家管理杏樹,同樣可以獲得不菲的收益。

張大叔總共有3個子女,每個子女都有2個兒子,每逢他們聚在一起,這個杏園內就非常熱鬧。張大叔笑稱,自己家裏的人氣太旺了,這6個“大雷子”經常打得不可開交,讓人感覺既好氣又好笑。你認爲這樣的農村生活如何,歡迎關注交流,更多農村生活故事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