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清平乐》引发了人们对宋仁宗赵祯的治国能力和御臣能力的大讨论,这位被誉为史上最仁慈的皇帝,似乎已经成为宋朝文治巅峰下的帝王表率,也成为历代帝王治国的楷模。

的确,如果没有赵祯性格上的宽厚,是无法铸造宋朝史上文治最辉煌和自由的时代。

然而,汪郎在和朋友眉飞色舞地讨论宋仁宗赵祯“完美”人格魅力的时候,他冷不丁地问了一句,你觉得汉仁宗和宋仁宗比起来,谁更值得推崇?

他这一问,让坐在空调房里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汪郎立刻哑口无言,汗如雨下,为何?因为自诩“历史小王子”的汪郎答不上来。

宋仁宗赵祯

说来也惭愧,在汪郎的印象中,有官方备案“仁宗”庙号的正统皇帝,只有宋仁宗赵祯、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炽、清仁宗爱新觉罗.永琰四位兄弟,如果说还有其他的“仁宗”,那还有一位西夏仁宗皇帝李仁孝。

至于这位“汉仁宗”,汪郎听都没有听说过。

看着好友一脸早就知道你汪郎不知道“汉仁宗”的欠揍表情,汪郎认栽了,本着不能毁了“历史小王子”名头的态度,只得虚心请教。

好友一脸得意,轻轻吐出了几个字,汉仁宗刘禅。

这话一出,汪郎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不由追问了一句,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刘禅?刘备的儿子?

看着好友点头如捣蒜的洋洋神态,汪郎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汗颜,经过详细确认,朋友说不出具体的史书记载,他只给汪郎指出了一个方向,即:刘禅的“仁宗”庙号是十六国时期的汉赵开国皇帝刘渊追尊的。

刘禅的影视形象

为了弄清刘禅“仁宗”庙号的真假,汪郎通过《晋书》寻找答案,然而,在《晋书.刘元海传》中并没有说刘渊追尊刘禅为“仁宗”,而是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刘渊,字元海,因为和唐高祖李渊同名,所以房玄龄等在编写《晋书》时,取其字元海)。

永兴元年,元海乃为坛于南郊,僣即汉王位……乃赦其境内,年号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晋书.卷一百一》

《晋书》没有刘禅庙号的记载,那么其他史书呢?

抱着一颗钻牛角尖的学习态度,汪郎又查阅了《资治通鉴》、《十六国春秋》等史书,都没有找到刘渊追尊刘禅庙号“仁宗”的记载,故而,汪郎以为,刘禅的“仁宗”庙号也许是现代的人们开的一个历史玩笑,只是假托刘渊之名而已。

诸葛亮和刘禅

为此,汪郎不由深思。

从当阳长坂坡被赵云一路护送免入曹操之手的襁褓婴儿开始,一直到降魏后的乐不思蜀为止,刘禅这一生到底做了哪些事情,竟然让现代的文史爱好者认为他应该获得一个“仁宗”的庙号,难道是因为他主动降魏,使蜀中百姓免受战火之苦的原因吗?

如果是因为刘禅的不战而降,对于今天站在百姓的角度来看历史事件的我们来说,他确实配得上一个“仁”字,但更多时候,我们还需要代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看,刘禅被戏称为“仁宗”是否站得住脚,或者说他在做皇帝的时候,其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仁宗”庙号的行为标准。

刘禅的影视形象

所以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仁宗的仁”的真正含义!

仁,不是简单的字面意思,按照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这里的“仁”必须符合儒家的行为准则,即:能行五者于天下。①

什么是“五者”?儒家口中的“五者”就是指“恭、宽、信、敏、惠”五种道德价值观。

恭敬,自重自爱,成为天下人的表率;宽厚,有容人之量,听得进不舒服的声音;诚信,不能朝令夕改,喜怒无常;敏锐,能够识别臣子忠奸,处理政务时不优柔寡断;惠民,注意民间疾苦,不和百姓争夺利益。

这五种价值观,在儒家眼中,既是帝王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谨记的自我行为约束,也是实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治国理念的思想及行为基础。

能做到这五点的帝王,才是真正的仁君。

《论语》记载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

既然“仁”有了基本的标准,那么“仁宗”在一个王朝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

汪郎以为,“仁宗”在自己的王朝中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既要继承先帝的治国理念,还要适度调整相对激进的治国方针,以巩固王朝取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成果;启下,留给继任之君一个政通人和的中央权力中枢,以及相对平稳、高效的国家政治架构体系。

汪郎以为,“仁宗”应该属于那种开拓不足,守成有余的帝王。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刘禅,撇开蜀汉亡在他手中的事实,在他实际治国的过程中,有没有达到“仁”的标准呢?

三国鼎立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曾经给刘禅上了一道奏折,史称《出师表》,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这是诸葛亮的肺腑之言,但刘禅是如何做的呢?无论是诸葛亮在世,还是去世,刘禅根本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中,只是当做耳边风。

尤其是后诸葛亮时代,因为贤臣们在汉中等地屯田练兵、防御魏国,名义上蜀汉的国政在蒋琬等人手中,但实际上,一些临机处断还是刘禅说了算,但他并没有听从诸葛亮的教诲,给了小人可乘之机。

诸葛亮《出师表》

这种情况在延熙九年(公元246年)蒋琬死后更为突出,这一年,三十九岁的刘禅正式管理朝政,他对宦官的宠信已经到了严重影响国家政务的地步,一直到蜀国亡国也是如此。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 皓征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三国志.姜维传》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姜维在得知魏国大将钟会屯兵关中,于是上了一道折子,向刘禅提出蜀国应该早点做好准备的建议。然而,权宦黄皓却告诉刘禅,魏军不会攻打蜀国,这样的结果就是身为皇帝的刘禅没有当回事,而且蜀汉的大臣们竟然都不知道这件事。

而在此之前,即景耀五年,宦官黄皓竟然还想谋害姜维,吓得这位平襄侯,卫将军姜维躲到沓中的乡下种小麦去了。

姜维的影视形象

这是刘禅在朝堂上的所为,那他对民间百姓呢?

孙休时,珝为五宫中郎将,遣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汉晋春秋》

这一年是景耀四年(公元261年),离蜀汉亡国还有两年的时间。

也就说,从延熙九年刘禅亲政开始,到景耀四年的十五年间,蜀汉是一直走下坡路的,民间百姓疾苦,如果要把这个责任推给诸葛亮,但此时离诸葛亮病逝(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已有二十七年了。

故而,汪郎以为,江湖对刘禅“仁宗”庙号的江湖戏言是当不得真的,何况,刘禅举国投降真的是因为百姓吗?并不见得!

魏灭蜀

因为他对邓艾的降表极具卑躬屈膝,丝毫没有一国之君该有的气度,其中最后一句充分暴露了他的心声:

存亡敕赐,惟所裁之。舆榇在近,不复缕陈。---《三国志.后主传》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是生是死,都由您邓艾裁决。如果您真的要杀我,都不需要您给我准备棺材,因为我自己就已经准备好了,其他的我也不说了,您邓艾自己看着办吧!

这能说刘禅是为了百姓?纯粹是为了自己能够活命,死皮赖脸而已。

刘禅开城迎降

汪郎说:

当然,肯定有人要问了,刘禅的投降在事实上已经保全了蜀汉的百姓,何况他在降表中也流露出了对百姓安危的担心,你怎么不说?

百姓布野,馀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三国志.后主传》

对于这一点,汪郎并不否认,但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刘禅在降表中提到百姓,目的也只是增加一个自己活命的筹码,并不代表他是真的心系百姓。

你看,蜀地的百姓还在田野耕作,余粮都堆在田地之中,我并没有百姓抵抗天子大军的到来,目的就是要等天子对蜀地百姓施加恩惠,让百姓都念及天子的好。

蜀亡后的魏吴并立

不过话说回来,刘禅的投降确实也间接为蜀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没有让魏军以此为借口,大开杀戒,这也算是他无心插柳柳成荫之举,不能全盘否定。

故而,汪郎以为,如果非要给刘禅上庙号,“仁宗”肯定是不符合的,毕竟他是亡国之君,后又乐不思蜀,所以要找一个契合他所作所为的庙号,“献宗”是最合适不过了。

汉献宗刘禅,符合他的身份和气质,这仅是汪郎一家戏言,不必当真!

注:

①《论语.阳货》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刘禅之父,汉昭烈帝刘备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