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公認的世界第一陸軍,曾經單獨憑陸軍,將美國海陸空三軍趕至三八線之外。

中國軍隊賴以成名的獨門祕籍,就是大規模大縱深穿插戰術,這是中國陸軍能在劣勢火力的背景下登頂世界第一的底氣。

這一祕籍非常難學,全球獨此一份,只有中國的軍校傳授這一戰術。

美國和蘇聯把中國軍隊研究個底朝天,把大規模大縱深穿插戰術研究的透透的,最後還是沒敢用,戰術手冊上根本沒列這一項。

這個東西之所以只有中國軍隊能用,就是因爲它太特殊了。

正常的大軍對決,只需要每隔幾百米佈置一個陣地,就可以有效阻止敵軍前進。

解放戰爭時的國民黨軍是如此,朝鮮戰爭時的美軍也是如此。

盤點一下幾千年前的古代軍隊,其實也是如此。

甚至蒙古大軍這種騎兵爲主的優勢軍種,面對慢騰騰的宋朝步兵擁有來去如風的優勢,也必須要拔掉襄陽城纔敢繼續進軍,寧可圍攻數年都不敢繞開。

宋朝軍隊只需要死守城池,就能在襄陽城方圓百里建立一道虛擬的銅牆鐵壁,讓蒙古指揮官忌憚異常。

一個陣地控制方圓幾百米,一個兵寨控制方圓幾里,一個城池控制方圓百里,道理是一樣的,敵軍不敢繞開,因爲害怕被切斷後勤。

但中國解放軍就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可以無視敵軍陣地,肆意行動。

所謂戰術穿插,講簡單點就是穿過陣地,插入敵後。

採用這一戰術後,敵軍所有的陣地全部失效,整條防線猶如馬蜂窩一樣處處漏洞。

只要把軍隊散開,就可以隨便穿過陣地,然後重新聚攏軍隊,圍攻敵軍。

能聚能散這一條,只有中國軍隊做到了,甚至連美軍都做不到,更別提國民黨軍了。

這導致我軍可以在任意地點,聚集任意的軍隊,圍攻我想圍攻的少量任意敵軍。

太爽了,簡直就是開外掛啊。

孫子兵法教導我們“十則圍之”。

但是解放軍經常表演出0.5則圍之的奇蹟,作戰水平遠遠超過孫子兵法。

比如說孟良崮之戰,總兵力比你少一半,但我就是要包圍你。

今天包圍一個團,明天包圍一個旅,後天包圍張靈甫的一個整編師。

長春圍困戰,國民黨軍10萬,共軍10萬,一對一的兵力,國民黨軍愣是被圍的連突圍都不敢。

這就是穿插戰術的威力。

本質上來說,大規模大縱深穿插是游擊戰術的終極進化體。

游擊戰講究的是幾人、幾十人的小規模小縱深穿插,而現在我們講究的是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的大規模大縱深穿插。

以前是在被敵方圍剿時,在幾公里範圍內隱藏和機動,找機會十幾個人打幾個人。

現在也一樣,不過是在幾十乃至於幾百公里的範圍內隱藏和機動,規模也變成了十幾萬人打幾萬人(我真的不是又拿可憐的張靈甫舉例子)。

至於敵後作戰缺乏後勤補給這個缺點。

沒事,反正都習慣了,從小到大都是這麼過來的。

大規模大縱深穿插這一招,有一個核心必須滿足,那就是隱藏。

如果你的動向被敵軍知道的一清二楚,那你這麼跑到敵後去“包圍”別人,純屬找死。

爲了完成隱藏和潛伏的任務,邱少雲被活活燒死在荒草地都一動不動,冰雕連在夜色中全連都被凍死在陣地上,也一動不動。

這種可怕的紀律性,讓世界軍隊震驚,讓志願軍的穿插戰術神鬼莫測。

美軍經常打着打着,防線背後就突然冒出幾萬大軍,直接給包了餃子

但有些戰術,我知道你是怎麼用的,但我就是學不來。

這就是中國軍隊戰術手冊上的穿插戰術,獨步全球,無人能學,打的美國人暈頭轉向。

這一絕招,在朝鮮戰爭中奠定了中國陸軍的輝煌,爲中國人打出了幾十年的和平。

但新時代的中國軍人,已經漸漸的不怎麼喜歡這一獨門絕招了。

中國軍人練習戰術穿插的時間,正在越來越少。

窮則戰術穿插,達則給老子炸

前幾天我寫《印度人,你挑戰的是人類輕步兵的巔峯》這篇文章時,有人在後臺說,曾經的志願軍確實很厲害,美國人確實拿志願軍沒轍。

但今天的美軍,有衛星,有無人機,還能配上夜視儀,可以24小時全天候的監視地面,地面部隊依靠夜色隱蔽機動已經成爲了不可能的事情。

別說幾萬人機動,你就是幾個人機動我都能給你搜出來。

這話說的其實沒錯。

2020年的美軍,如果碰上1950年的志願軍,那確實是吊打。

但很可惜,我們也已經不是1950年的軍隊了,我們是2020年的中國軍隊。

美軍是進化了,但我們進化的更快。

戰術穿插現在確實沒啥用了,但不用就不用了唄。

有句話不知道你們聽過沒,叫窮則戰術穿插。

窮的沒辦法,我們纔會選擇戰術穿插。

你以爲以前是我們想這麼幹啊。

下面,我用步槍瞄準鏡的例子,來給大家解析新型中國軍隊的建軍思路。

中國軍隊是窮苦日子起家,極其珍惜彈藥,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的故事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

而步槍配件裏有個東西叫瞄準鏡,能極大的提高子彈的命中率。

中國軍隊在朝鮮戰爭打出了陸軍之王的威名,嚴格來說是輕裝步兵打出來的。

不是說中國的重裝陸軍不給力,而是當時基本沒有。

而瞄準鏡這東西,對輕裝步兵的戰鬥力加成非常大,玩過喫雞類遊戲的人都知道步槍有沒有瞄準鏡,簡直可以說是兩種武器。

作爲靠輕步兵起家的中國,瞄準鏡簡直就是個神器啊,價格不算太高,但作用非常大,必須人手配一個,以後玩穿插戰術更給力了。

但你會很蹊蹺的發現,中國的陸軍基本都不給配置瞄準鏡,採用的是最原始的機瞄。

與此同時,媒體曝光美軍的海外部隊,基本個個帶瞄準鏡。

有人就造謠說,中國不捨得給步兵花錢,不珍惜士兵的生命,這種謠言還蠻有市場。

瞄準鏡這東西是步槍的最易損部件,怕摔怕雨甚至怕熱,爬個山磕碰一下都可能失焦,比寶貝疙瘩還嬌貴,壽命還特別短,幾年不用也會報廢。

但即便如此,他的成本也不至於不可接受。

我軍不用瞄準鏡的最大原因是:

瞄準鏡這玩意沒有用。

上媒體鏡頭的美國海外部隊,基本都是在阿富汗、伊拉克這種地方和反抗軍打游擊戰的,對手亦兵亦民,重火力沒有用,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提升輕步兵的單兵戰鬥能力。

但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是一個和平的國家,沒有需要佔領的海外領土,不需要和本土反抗軍玩捉迷藏。

中國軍隊建設的目的,是自衛反擊,陸軍對抗的假想敵,是敵國正規軍。

在你印象中,如果中國再發生戰爭,英勇的解放軍戰士還會像以前一樣,抱着步槍向前衝鋒。

你錯了,我軍現在不打算這麼玩了。

現代版的中國步兵,已經被改造成了這個樣子。

這是一箇中國的火箭筒(RPG)步兵班組,8人一組,其中4人是彈藥手和候補射手,總共擁有備彈8發,可以非常快速的單兵機動。

中國這些年,以讓人難以置信的狂熱程度瘋狂的增加部隊的火力,甚至被人笑稱之爲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懼症

這樣的RPG班組,鋪天蓋地,到處都有,甚至已經有人把中國軍隊稱之爲RPG大軍。

現代戰爭的火力太強大了,已經強大到了發現即消滅的地步。

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個敵軍,爲何要和他鬥槍法。

直接一發RPG轟過去不就行了。

如果沒死,那就再來一發。

我國的工業能力極其強大,火箭彈根本就不值錢,你隨便用,炸完了回來領,要多少給多少。

中國士兵的生命,那可比炮彈值錢多了。

當年李雲龍說:

“我要是有鬼子那麼富就不練拼刺刀了,一人一挺機槍,見人就突突,那多爽!”

李雲龍太窮了,沒啥見識,這輩子見過最好的步兵裝備就是機槍了,最大的夢想就是一人一挺機槍。

而現在中國的步兵,恨不能給你人手配上一個火箭筒,見人就炸,比機槍突突爽多了。

當年李雲龍把一門破意大利炮當成寶,最關鍵的時刻才肯拉出來用,那都是過去式了。

從全世界範圍來看,戰場上槍支造成的殺傷已經低至10%以下,基本淪爲了吉祥物。

那爲啥我們還要給陸軍都配上步槍?

因爲步槍拿在手裏能給士兵很強的安全感和力量感,而且很帥,抱在手裏很好看。

僅此而已。

一個手持95式步槍的中國陸軍,能給人以非常強大的感覺,極具威嚴。

而一個抱着RPG火箭筒的中國陸軍。。。

額,也許很強,但以民衆的眼光看起來,真的不怎麼厲害,而且很土。

真的,看起來蠻像在背煙花爆竹。。。

在造型這方面,步槍碾壓RPG,一個字,帥。

中國陸軍人人配槍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步槍太便宜了。

一把中國製95式步槍,外形優美,性能強大。

但賣給國外的售價,僅僅只是5000人民幣。

這是對海外售價!不是成本價!

雖然軍備的成本價是絕密,但衆所周知,軍火非常暴利,所以這支步槍的成本價會低到讓你感覺到離譜的地步。

一把步槍的成本,可能還沒有戰士一個月隨便發下來的津貼和補助多。

而且這支步槍放在軍火庫裏,還可以給多屆的戰士循環使用。

因爲步槍基本等於不要錢,所以僅僅只是爲了傳統的儀式感,哪怕是吉祥物,也得一人配上一個。

但真要爆發了戰爭,我們是不會把只有步槍的戰士派上前線的。

RPG、大炮、坦克、飛機、導彈,甚至航母。

瘋狂的炸炸炸,炸完了再說下一步該怎麼辦。

軍隊內部,把只配給了步槍的單位,戲稱爲治安軍。

打完仗後,你們上去維持治安就行了。

既然只是維持治安,那還要瞄準鏡幹嘛。

幾十米之內碰到零散的敵方士兵,有沒有瞄準鏡都一樣。

100米開外,不用對射,保全自己,報敵人座標就行,直接呼叫火力開炸。

中國目前的火瞄系統,能做到在10公里開外一炮爆頭,準確度比瞄準鏡高多了,省時省力,還不用讓士兵冒危險。

所以,中國的瞄準鏡是配給武警、特警,以及部隊中零星狙擊手的,這些人才真正的需要瞄準鏡。

正規陸軍不要瞄準鏡,麻煩把這些軍費換成RPG,那些土土的煙花爆竹纔是最可靠的。

以後打仗了,還要派出輕步兵滲透陣地,到敵後去戰術穿插?

不不不,當年太窮才這麼玩的。

窮則戰術穿插,達則給老子炸。

這話不是我說的,是中國西部戰區的官微說的,這就是目前中國軍隊的核心戰鬥思想,RPG的作戰優先級遠遠高於步槍。

剛建國那會,好多老首長經常教育部下,不靠好裝備打仗的部隊,才叫有真本事,可千萬不能學美國佬。

近20年中國經濟突飛猛進之後,部隊裏說這種話的人越來越少了。

解放軍真正的絕招

聊到這裏,問題又來了。

如果拼裝備,我們暴打印度這種國家是毫無問題的,但怎麼打美國?

中國經濟確實突飛猛進了,但依然和美國有很大差距,純粹的拼裝備,是拼不過的。

如果單純依靠火力,放棄了賴以建國的輕步兵穿插戰術,那我們又怎麼和美國佬抗衡?

持這種論調的人,也有很多。

不過中國陸軍真正的絕招,可不是什麼穿插戰術和能聚能散。

這都是表象,真正的絕招,在於強大到可怕的紀律性和戰鬥意願。

穿插戰術,只不過是紀律性和戰鬥意願的一種外在體現而已。

實際上,穿插戰術是西方軍事學家首先提出來,首先應用於實戰的,也是西方的小股部隊。

而首個提出大規模大縱深穿插戰術的,也不是中國,而是蘇聯。

不過美蘇兩國都沒怎麼使用這套軍事理論。

但解放軍對這個戰術的理解和運用出神入化,達到了人類史上的巔峯層次。

美蘇兩國後來都徹底放棄了這個戰術,唯獨中國還保留,因爲曾經的戰果實在是太輝煌了。

但是!

我們之前沒有其他戰術,只有大規模大縱深穿插戰術這一招能拿出手,那是因爲我們只有輕步兵,沒有條件使用其他戰術。

等我們有了大量的火力裝備後,你以爲我們就沒有新戰術?

要知道,駕馭武器的,永遠是人。

假設普通軍隊使用步槍手雷的戰鬥力是1,那麼精英軍隊可以把戰鬥力發揮到2,辣雞軍隊只能發揮到0.2。

假設普通軍隊使用大炮的戰鬥力是10,那麼精英軍隊可以把戰鬥力發揮到20,辣雞軍隊只能發揮到2。

假設普通軍隊使用坦克的戰鬥力是20,那麼精英軍隊可以把戰鬥力發揮到40,辣雞軍隊只能發揮到4(沒錯,說的就是你,那幫海灣國家的辣雞坦克兵)。

同樣使持步槍手雷,精英軍隊對決辣雞軍隊可以做到1打10。

但辣雞軍隊開坦克過來,再精英的軍隊,也得犧牲2個士兵才能拼掉1個坦克。

如果是普通軍隊開坦克過來,精英軍隊得犧牲掉10個士兵才能拼掉1個坦克。

這纔是軍隊意志力的真實作用。

軍隊是靠意志力作戰,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你拿步槍,靠意志力就能幹掉對方的坦克。

而是說,意志力是一種放大器,能讓武器本身的威力呈現等比例的放大和縮小。

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強的武器也需要人的操縱。

都是坦克戰,當坦克中彈,油箱被引燃,車廂開始冒火時,目標突然出現在了你的射擊視界中。

普通軍隊立刻就跳車逃跑了,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緊。

而解放軍的戰士,立刻裝彈,瞄準目標併發射。但就是因爲耽誤這幾秒鐘,車廂被火海吞噬,壯烈犧牲。

輕步兵戰術穿插時代,我們有堵搶眼的黃繼光,我們有在火海中一動不動的邱少雲,這些人鑄就了中國的軍魂,代代相傳。

因爲軍魂的存在,將來我們必然會出現一個這樣勇敢的坦克兵戰鬥英雄,理所當然。

大量擁有這種精神的坦克兵,能讓我軍的坦克對決美軍坦克時,可以做到以一敵二,這纔是中國真正絕招的威力。

強大的紀律性,強大的作戰主觀能動性,不怕犧牲的精神。

擁有這些因素的軍隊,操縱的裝備越強大,能發揮出來的戰鬥力越恐怖。

長津湖戰役中,爲了伏擊敵軍,冰雕連的戰士們,被活活凍死在陣地上,全連死亡,化作冰雕。

同樣的戰術如果我們再次實行,但是把這位戰士手裏的步槍給換成RPG,並且配足了棉衣。

那請問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會不會立刻呈現數倍的飛躍?

哪怕是最崇拜美軍武力的人,哪怕是最純正的美分,也不會否認這麼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同等的裝備條件下,美軍絕對打不過解放軍。

但是現在,中美之間的裝備差距,在急劇縮小,差距遠遠小於朝鮮戰爭。

當年朝戰,美軍大肆傾瀉火力,打出了範弗裏特彈藥量。

我軍窮,沒辦法,只能用戰術穿插陪他玩。

現在我軍發達了,沒興趣再用戰術穿插了。

再有敵軍敢於挑起戰爭,就一句話:

給老子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