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瑞安

如果說19世紀末的美西戰爭讓美國走向了世界舞臺,那麼,百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則讓美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央。

1917年4月,美國正式宣佈參戰。之後,美軍擠牙膏似的向歐洲增兵,之所以這樣,是因爲時任“美國遠征軍”總司令潘興的理念。這位兩星少將認爲,美國士兵前往歐洲前必須接受良好訓練,並且拒絕當英法軍隊的“替補”。

於是,潘興整合當時的美國國民警衛隊、國民軍和正規軍開始集訓。當年6月,抵達歐洲的美國士兵僅有14000名,而直到10月,美軍第一步兵師才真正參加進攻德軍的小規模戰鬥。然而,到了1918年5月,已有超過一百萬美軍進駐法國,從接下來的6月起,美軍更是以每天一萬人的速度從本土抵達歐洲戰場。

雖然美國人不遠萬里漂洋過海增援歐洲,但英法軍隊起初還看不上這支土裏吧唧的軍隊。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美軍的到來極大改變了歐洲戰局,爲協約國取得最後勝利立下汗馬功勞。1918年11月11日,德國人挑了這個日子意外地宣佈投降了。

貢比涅停戰協定簽署後,以法國爲首的協約國一方就開始張羅巴黎和會。從幾十年前的普法戰爭到這場戰爭,法國真的被德國打怕了。爲此,法國人頗費心機,專門安排巴黎和會在1919年1月18日這天開幕。

原本以爲戰勝方對戰敗方簽訂幾份條約不費什麼力,畢竟主動權掌握在勝利者手中,“不籤就繼續打”成爲英法降服德國的殺手鐧。然而,這次會議一直開到薩拉熱窩事件5週年紀念日的6月28日才閉幕,加上之前大大小小的會談,整個巴黎和會足足耗時大半年。

當然,這裏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英法美各打各的算盤導致分贓不均是主要矛盾所在。爲此,和會期間的吵吵鬧鬧、爭執不休成爲常態。法國總理克里蒙梭強烈主張往死裏收拾德國,美英趕緊上來勸說;美國總統威爾遜要籌建國聯,英法聯合反對;而當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試圖維護英國的海洋霸權時,美法又能聯合起來反對。

其實,從1917年4月參戰後,美國國內就盛行孤立政策,民衆普遍認爲應及早“從不相干的歐洲事務中脫身”。此外,美國在戰爭期間通過“多方貿易”賺取數十億美元貿易順差,從戰前的債務國搖身一變爲戰後的債權國。美國人可不傻,只有安撫德國幫助其恢復經濟才能收回戰爭債務。

基於此,時任美國總統威爾遜在戰爭結束前就提出了著名的14點和平原則。應該說,與英法提出的條件相比,威爾遜的14點建議更爲“寬厚仁慈”,也更容易爲德國民衆所接受。後來局勢發展也證明,德國投降在很大程度上是衝着這些建議的。

美國人肯定不希望再次發生這樣的世界大戰,倘若過於苛刻的條款激發德國人的復仇心理,那戰火將會在歐洲重燃。爲此,威爾遜還提出建立國際聯盟來維持國際秩序,希望國際社會能提供保證以避免弱國遭到強國侵略。

對此,作爲老牌帝國的英法認爲美國人的想法太理想主義了,根本不符合歐洲實際。而還有一點最爲關鍵,這將導致美國的力量過多捲入歐洲事務。要知道,作爲迅猛崛起的列強“新貴”,美國首先要保持的就是在歐洲的影響力。

最終,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和保加利亞分別簽署條約,以對德合約爲主形成所謂的凡爾賽體系。從這個共15部分多達440個條款的條約看,協約國對德國的懲罰力度是空前的,手段也是無所不用其極。

在凡爾賽宮鏡廳,法國人對德國極盡羞辱之能事,和會開了近半年時,德國人才接到“邀請”來到會場,當看到條約內容後,德國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哪裏是十四點和平原則,這分明是強制的和平。可以想象,當時充斥在德國人心中的恐怕只有無盡的憤怒和屈辱了。

德國拒不接受條約,臨時政府總理憤而辭職,德國海軍也以自沉艦艇的方式表達強烈不滿。然而,現在德國武裝已被解除,老帥興登堡也告誡“德軍已無力再戰”,法國人代表協約國向德國發出“如果在五天之內不簽訂條約就將重啓戰事”的最後通牒,無奈之下,當時的魏瑪政府只得屈服。

諷刺的是,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巴黎忙前忙後大半年,爲凡爾賽條約和籌建國際聯盟可謂嘔心瀝血,美國卻在最後拒絕簽署條約並拒絕加入國聯。當然,這裏面少不了帝國主義間的勾心鬥角和美國政黨議會鬥爭,但美國人不願“蹚歐洲這攤渾水”恐怕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英法這兩個欠債戶如此嚴厲懲罰德國,“三角債”只會惡性循環,這讓美國人情何以堪?倘若德國這個當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倒下了,美國的損失就難以估量了。鑑於此,美國從1920年代開始大力援助德國,通過主導削減德國戰爭賠款、向德國提供貸款和之後的道威斯計劃等一系列措施,美國不遺餘力幫助德國恢復重建。

當然,美國人不是在踐行自己標榜的理想主義,也不是在熱心幫助德國。除了經濟利益,美國是要通過介入歐洲事務逐漸確立自己的領袖地位,而幫助德國重建正是再好不過的時機。後來的歷史表明,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最終在二戰後取代英國成爲“世界領袖”。

(原創不易,敬請關注。歡迎留言評論,批評指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