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如何理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詩真正的含義?

前言

這兩句詩前兩句很多人未必能背誦,但是後兩句流傳甚廣。大家都知道出自的龔自珍《己亥雜詩》 :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一、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在清朝的道光十九年(1839)春末,屢次抨擊時政、觸動時忌的龔自珍辭官南歸。

同年早一點時間,1839年1月(道光十八年農曆十一月),林則徐受命去廣州查禁鴉片,龔自珍在林則徐離京時,曾爲之送行,並寫了一份《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文章中表達了堅決支持禁菸與未來可能引發戰爭的預想。

林則徐稱其“責難陳義之高,非謀識宏遠者不能言,而非關注深切者不肯言也”。但是林則徐因爲種種阻力婉拒了龔自珍追隨參與禁菸的想法。

這件事發生不久以後,在浩蕩離愁之中,龔自珍就辭官南下 。

吟鞭即詩人的馬鞭,吟鞭東指,是詩人遙望家鄉之意。

道光十九年是舊曆己亥年,這首“落紅不是無情物”就是其《已亥雜詩》中的一首。

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南宋的愛國詩人陸游曾有詠梅詞雲: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壹任羣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首詞與龔自珍的這首詩異曲同工。

同樣是落花,一個“化作春泥更護花”,一個“零落成泥香如故”。表達的都是屢受挫折、志向不改的忠貞之心。

林則徐也有詩云: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這種忠貞之心,在詩聖杜甫中的作品更爲常見。蘇東坡曾經評價杜甫雲:

古今詩人衆矣,而杜子美爲首;豈非以其流落飢寒,終身不用,而一飯未嘗忘君也歟?”《王定國詩集敘》

用兩句通俗的大白話說,就是:

兒不嫌母醜 ,犬不嫌家貧。

無論自己遇到什麼坎坷與磨難,或者多少的不公,詩人都不放棄初心,堅持自己的理想。

三、林則徐與龔自珍

寫這首詩的時候,是道光十九年(1839)春末,這時的龔自珍已經48歲了。

這一年的6月3日林則徐做了一件震動整個大英帝國的事情:虎門銷燬。正如龔自珍預料的那樣,第二年即道光二十年(1840年)6月,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同年,清兵一敗塗地,林則徐被免職 。 1841年 6月28日, 林則徐被髮往新疆伊犁。

同年的年9月26日 ,龔自珍因病去世。

早在林則徐擔任禁菸大臣赴任時,龔自珍曾經送了一方硯臺給林則徐。後來林則徐睹物思人,曾有詩云:

‘定庵貽我時晴硯,相隨曾出玉門關。龍沙萬里交遊少,風雪天山共往還。’

1850年,鴉片戰爭十年後,林則徐重回廣東,在潮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六歲。

兩位“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好友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可惜壯志難酬。正如陸游詞中所說: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結束語

龔自珍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其詩中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充滿了愛國熱情,甚至被柳亞子譽爲“三百年來第一流”。

在思想上,他主張革除弊政、更法改圖,並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抵制帝國主義侵略。可惜他並沒有太多的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只能將自己的悲憤與理想寫入詩中: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老街味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