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君,专栏原创作者、自由撰稿人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粘贴和转载

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我们知道咸丰帝在位期间先后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外东北库页岛就是咸丰帝割让出去的,所以说咸丰绝对是昏君。而咸丰的六弟爱新觉罗·奕䜣人称“鬼子六”,如果当年道光皇帝把皇位传给奕䜣,奕䜣会比咸丰做得好吗?奕䜣确实有三点比咸丰强。

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䜣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光绪十年(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一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二十九日逝世,谥号为“忠”。

01恭亲王鬼子六奕䜣足智多谋,懂变通

爱新觉罗·奕䜣,生于1833年1月11日,去世于1898年5月29日。他是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道光帝非常宠爱奕䜣,他死之前准备了两个遗诏,一封是让咸丰继位,一封是封“恭亲王”。这使得咸丰非常忌惮自己的弟弟。恭亲王精明干练,却是满清皇室后期少有的贤才,从他对汉人和洋人以及国政的态度便可以知晓。有两件事可以说明他的才能。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奕孤身任议和大臣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奕临危受命,担任议和大臣。九月十五日,十六两日,奕分别与英使、法使签订《中英北京条约》与《中法北京条约》,挽救了清王朝的命运。他主持议和以及进行的大量的善后事宜赢得了西方对他的好感,为他以后外交活动创造了条件。

二、发动辛酉政变

在咸丰帝过世之后,他联合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夺取了大清朝的政权,而他也因此被授予了大清朝议政王的头衔。兵不血刃,在肃顺集团已经大权在握的的情况下,就将肃顺集团给解决了。可见恭亲王鬼子六的足智多谋。

美国外交官杨约翰评价他:“恭亲王与我之前所见过的东方王子及政治家不同,他十分生动。这是一个机敏的男人,直觉敏锐,意志坚定。”

02恭亲王是洋务运动的总后台

咸丰在世的时候,面对国家的困境毫无解决方法。但在鬼子六掌权后,他为了挽救晚清危局,解决太平天国和抵御英法等国侵略的能力,奕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大搞洋务运动,以兴办军事工业为重点,中国的近代工业从此起步。为了洋务事业,兴办新式学校,派出留学生,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发展。在奕的努力下,清朝终于镇压了太平天国,促成了同治中兴,奕获得“贤王”美称。

03恭亲王鬼子六奕䜣长寿,这点比咸丰强

恭亲王的兄长咸丰皇帝只活了31岁就驾崩了,这就使得权力欲极强的慈禧有机会垂帘听政,更使清朝越来越衰弱。而奕䜣生于1833年,死于1898年,活了65岁绝对是一个长寿的人。如果恭亲王登上皇位,慈禧是没有机会擅权的。皇帝长寿绝对是一个王朝能不能长久的重要原因之一。东汉就是因为小皇帝太多才造成的灭亡。

04恭亲王奕䜣的缺陷

恭亲王奕䜣很聪明但并不是没有缺点。辛酉政变之后,他本可以夺取整个清朝最高的统治权,但是他为人野心不够大,没有雄才大略。最后还是输给了慈禧太后。曾国藩幕僚赵烈文曾评价他:“美则美矣,然非尊彝重器,不足以镇压百僚。”“聪明诚然聪明,不过小智慧耳。见时局之不得不仰仗于外,即曲为弥缝。前向与倭相相争,无转身之地,忽而又解释。这都是恭王聪明之处。然此则为随事称量轻重、揣度形势之才,至于己为何人,所居何地,应如何立志,似乎全无理会。”、

而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他一味忍让,毫无原则,连他的弟弟都忍不住吐槽他“丧权辱国”。

写在最后:

在清朝的最后50年里,恭亲王奕䜣是洋务运动的总后台,也是清朝皇室中唯一的开明人士,他是唯一有可能性。如果他继位,是极有可能学习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虽然恭亲王小家子气,但凭借独到的认识与精明的手段,也确确实实为维护统治、推动国家近代化做出了努力和成果,不失为那个时代最杰出人物之一。

文章推荐:

唐元明清四个王朝的疆域合一块有多大?超1783万,比俄罗斯都大

英国用一条约翰逊线,将中国阿克赛钦4万平方公里划进了英属印度

如果汉武帝不反击匈奴,汉朝会继续强盛,还是和宋朝一样丧权辱国

太平天国有实力灭亡清朝吗?有,但唯独做错了一件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