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北京上海富人多,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富人;但確實有一些富有一些的普通人,雖然很普通,但在一些人眼裏卻也已經是富人。現實就是這樣的難以理解。

座標北京,獨生女,在北京有一套住房,市場價值一千六百萬。一套等拆遷等了24年還沒有拆,等待拆遷的時間與女小主的年齡差不多。家裏還有1000萬現金在進行理財。

很多人可能會說,這肯定是富人啊,是不是讓人羨慕嫉妒恨啊?是不是家裏有礦啊?家裏有公司啊?實際上都沒有。家裏既沒有公司,更沒有礦,只是一個普通家庭。只是因爲房價高了,現在的住房才價值1600萬。而1000萬元的現金也僅僅是因爲以前拆遷了一套住房的補償。是不是與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那就對了,這個社會,總有一些“我們不一樣”的事例存在,並改變大衆的認知。

女小主的問題是: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自己是不是可以找清閒的工作,不需要去努力奮鬥了?女主想找一個比較清閒的工作,不需要更多的收入和工作壓力。而父母卻覺得應該找一個值得努力的工作,父母認爲現在的經濟條件並不足以支撐女兒的清閒夢,因爲在八十年代有萬時,當時的萬元戶已經很牛了,後來不努力的那些人都已經生活得很慘;九十年代有100萬元,是不是覺得自己很牛了就不奮鬥不努力了?後來呢?不努力的那些人是不是也混得很慘呢?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非常似是而非的問題,因爲無論如何選擇都會受到別人的指責,如果讓你去努力奮鬥就相當於一些人明明可以靠臉喫飯卻非要靠實力;如果建議你去選擇清閒的工作,又會有人說是誤人子弟,畢竟在一些人眼裏,人生的價值就在於奮鬥和努力的過程。

實際上,當我們沒有選擇的時候,真正的痛苦不是選擇而是必須接受結果而沒有選擇的機會;而當我們有選擇的時候,真正的痛苦是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這個女主的痛苦就在於有多條選擇的機會而不知道如何選擇。前者是悲催的煩惱,而後者是幸福的煩惱。

首先,從純粹的經濟角度看,你完全有資格和權力選擇一個輕鬆愉快沒有壓力、不用奮鬥的工作

實際上,如果就經濟因素本身來說,女主選擇輕鬆自由的工作並沒有什麼不對,畢竟生存已經不是女主的第一需要,因爲已經不需要爲生活而努力,爲如何活下去、如何生活的更好而必須面對不喜歡的工作。因爲1600萬元市值的住房目前已經足夠你以及未來使用,如果再拆遷不僅可以換一套住房還會獲利一定的補償;即便不拆遷,家裏現在的1000萬元現金通過存款和低風險理財,一年的收入也有40萬元,足夠全家的生活保障。

根據目前北京市的家庭基本生活費用標準和財務自由的標準,年平均開支在12萬元左右,財務自由的標準是25年的年生活支出費用,300萬元的現金加一套住房已經足夠財務自由的標準,你當然可以也有這個財務能力放飛自己,找一個輕鬆清閒的工作。

當然,如果你的父母有收入或者退休金,兩個人年收入合計應該在10萬元左右,你的工作收入年收入也應該在8—10萬元左右,那麼,你的家庭全部年度可支配收入在48萬到50萬元之間。這樣的收入標準和財務實力,你完全有任性的權力。什麼叫任性?自己有錢、合法的錢、敢拿出來花還敢拿出來說的錢,那叫任性。

如果你這樣選擇了,也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

其次,正確地評估自己和了解自己,自己到底希望自己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的人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是:你瞭解自己嗎?很多人會回答:我怎麼可能不瞭解我自己。但實際上,瞭解自己是最難的。

小的時候,當老師問我們長大後的理想是什麼的時候?很多女孩子選擇當老師,很多男孩子選擇當警察。還有一些孩子選擇當科學家。可是後來呢?絕大部分都沒有選擇小時候的理想。

這裏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自己的理想也發生了變化;二是回到了現實找一個更容易生存和發展的工作。

那麼,你現在要做的就是重新、認真、正確地認識你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希望自己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

你希望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就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如果你選擇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生、一個快快樂樂的人生、一個無憂無慮的人生,那麼,你就選擇一個輕鬆愉快沒有壓力的工作也沒有什麼不妥。

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就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如果這樣的人生是你選擇的,是你希望的,那麼,就勇敢地選擇吧。

不要在乎別人的說法和目光,雖然很多人會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但是還有一句話: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其三,要不要奮鬥實際上只是一種人生價值的選擇,而人生的價值是多元的,並不僅僅是工作奮鬥一條路

雖然人生的價值並不是以金錢爲唯一標準,但金錢卻絕對是衡量人生的最重要標準。

人生的價值就在於奮鬥的過程,現在你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可以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畢竟只有自己喜歡的事情纔是有價值的事情。

讓自己充實起來對你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且不說閒容易出是非,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曾經有一個故事流傳很廣:

有一天,富翁看到一個漁夫在沙灘上躺着曬太陽,就好奇的問他:“這麼好的天氣,爲什麼不出去打魚呢?”

漁夫答:“我已經打完了一船魚”

富翁又說:“爲什麼不多出海幾次,多打幾船魚呢?”

漁夫說:“爲什麼要多打幾船魚呢?”

富翁說:“多打幾船魚就可以賣更多的錢,然後再買幾條船,打更多的魚,賣更多的錢。”

漁夫問:“然後呢?”

富翁自豪說:“有了錢,就能像我一樣,自由自在、快樂悠閒的海灘散步、曬太陽。”

漁夫悠閒答:“我現在不正是快樂的躺着沙灘上曬太陽嘛!”

這個故事,很多人理解的是,無論你多麼追求和努力過,最後仍然會迴歸到簡簡單單的生活。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富翁在努力奮鬥的過程中,看了更精彩的日落日出、更了更美好的風景,當他們在迴歸平淡時有了不一樣的審美和從容。

所以,不要羨慕那些富翁海灘邊的郵輪、紅酒和別墅,但是我們努力審視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內心的渴望併爲之努力。

結論:工作不工作不重要,做什麼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就好。(麒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