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巾帼在线--石丽平.mp3
05:04来自贵州妇联

走进你,倾听你

展现女性风采,记录时代故事。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悠扬,欢迎收听由贵州省妇女联合会特约播出的《巾帼在线》节目,今天的节目我们来认识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石丽平。

▲石丽平

Q:

石老师您好!

A:

悠扬您好,贵州综合广播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Q:

您是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是贵州松桃苗绣公司负责人,还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石代表、石老师、石姐这三个称呼,您更习惯于哪一个?

A:

因为我是松桃苗绣的第七代传承人,苗绣注入了我很多年的心愿和心血,以传承人就是苗绣老师的身份与我是最契合的。

Q:

2013年您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19年您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这两个奖项对您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

七十二行,行出状元,不管你的能力多大,我们每一个行业,只有去努力,不管在什么岗位,什么工作,巾帼也不让须眉。我们的小小指尖也可以带动一方的姐妹脱贫致富。

Q: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苗绣的人,您是怎么介绍松桃苗绣的?

A:

松桃苗绣它不单单是一种记忆,我觉得更是妇女群体技艺的传承,是一种表现形式。一描一画、一针一线,不同的技法与表达,都是苗族妇女智慧的结晶,我希望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因为刺绣它反映了我们的农耕文化,彰显了生命、爱情、自由、平等的主题,我会这样介绍,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走进它。

Q:

对于内行人,您又怎么介绍苗绣呢?

A:

我会介绍我们的技艺和技法,因为苗族是母系氏族的遗风,我们是凤在上龙在下,一描一画,一针一线,苗族妇女群体记忆的表现形式和其它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我们的构图,夸张与浪漫,写实与写意相结合都有独特的内涵。

Q:

您的公司现在有多少绣娘?

A:

在我公司上班的绣娘有260多个绣娘,我们现在带动了4000多名贫困户,特别是我们的易地扶贫搬迁点的群众。

Q:

从指尖技艺转化为脱贫力量,您认为做好技艺的传承最可贵的是什么?

A:

使用才是最好的发展,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我们要引领重新认识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不单单是一个记忆,文化的自觉应该是最可贵的。

Q:

2020年5月22号,您受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邀请,走上代表通道,接受媒体采访。当时您介绍了松桃的苗绣,我记得在这次会上你还特别介绍了绣爷的故事,可以简单跟我们介绍一下吗?

A:

当时我很高兴,也很激动,但我作为松桃苗绣的第七代传承人,怎么把我身边的故事介绍给大家呢,我想到了绣爷,这也是第一次提出绣爷的名字出来。在绣爷杨光荣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他身残志不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活得很有尊严。从他的故事里可以看到满满的正能量,我们就不能等靠要,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片蓝天。

Q:

这些年来创业有什么感受?

A:

人心齐,泰山移。2017年的7月15号,我们公司全部被大水淹掉,大家都发自内心的做一些工作,只要有人在,什么都好,特别是今年的疫情期间,姐妹们让我最感动的就是,大家说没有工资都没关系,只要我们现在就努力去做,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就是姐妹们这种齐心协力、团结的力量,凝聚的力量支撑着我,我希望松桃苗绣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把它保护好、传承好、运用好、发展好,像我们的母亲河松江河一样,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Q:

从指尖技艺转化为脱贫力量,您认为做好技艺的传承最可贵的是什么?

A:

使用才是最好的发展,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我们要引领重新认识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不单单是一个记忆,文化的自觉才应该是最可贵的。

展现女性风采,记录时代故事,感谢收听由贵州省妇女联合会特约播出的《巾帼在线》节目。再见!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请继续往下戳

节目菜单

播出日期:每周四

播出时间:8:25——8:30

播出频率:FM94.6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收听渠道:FM94.6、学习强国、动静APP、蜻蜓FM、喜马拉雅

贵州省妇联新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丨龙乙洁

责编丨李文娟

审核丨侯清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