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清朝末期在对外战争之中基本上都是败多胜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清朝武器装备水平实在是太过于的落后了,以至于在战争中没有武器方面的主动权。另外一方面与清朝整体的腐朽和无能也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当时大部分的清军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作战信仰,不知道为谁而战,而且相当一部分军队又长年疏于训练和战备。所以总是在战场上会吃败仗,也就不是那么奇怪的一件事情了。

但是纵观整个清朝末代的历史,我们会发现。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的清法战争却格外的引人注目。因为在这场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之中,清朝罕见的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与其他的战争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场战争之中的几位名将,如冯子材,刘永福,也随着清法战争的胜利而流芳千古,永垂不朽了!

尤其是冯子材老将军的镇南关大捷,更是成为我们现代历史教科书上必学的一课。在那样的一个历史时期,作为清王朝来说,能够取得如此重大的军事方面的胜利,可以说是十分的不容易的,说冯子材是民族英雄也是

但是少有人知的是,冯子材和刘永福两位英雄在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得到清王朝的重用。而之所以使他们走向抗法战场的是晚清的另外一位重要人物,也是大清王朝最后一位能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之洞。

在清法战争期间,张之洞是朝廷之中主战最为强硬的一个人物。也正是由于张之洞竭力主战,清朝就把他从山西巡抚调任两广总督,而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等于给了张之洞更大的权力,尤其是兵权,让他可以更加积极的对法军展开防御和相应的进攻策略,不得不说这是清朝晚期所做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比较英明的决定之一了。而受命之后的张之洞坚决抵抗,积极备战。他针对抗法提出几个建议,其中一件便是奏请朝廷起用刘永福。

但是当初对于是否要重用刘永福,清朝在相当的一段时间之内是比较的犹豫的。只不过后来因为张之洞的极力坚持,朝廷还是听从了他的建议,给刘永福以正式官衔,封为记名提督。而紧接着张之洞又提议启用当时已经赋闲在家的名将冯子材,在得到朝廷的同意之后,张之洞马上给了冯子材相应的军队指挥权,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大名鼎鼎的镇南关大捷。

而此外关于抗击法军,在当时的对岸还有一位刘铭传,对于此人张之洞也是大加支持,专门资助30万两军饷,并派粤语军支援。可以说在清王朝对抗法军的整个战争之中,张之洞虽然不是最为直接的战场指挥,但是他却是实实在在的整个清法战争的全盘操控者,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张之洞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值得我们后人永远的铭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