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人爲峯。站在經濟總量突破萬億的新起點上,佛山錨定爭當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的新使命,昨日上午高規格召開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以更高視野、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弘揚工匠精神,書寫佛山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大城工匠是支撐佛山製造業發展和經濟繁榮的產業英雄。”市委書記魯毅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新的起點上,大力學習弘揚工匠精神,爭先恐後追趕工匠,萬衆一心爭當工匠,不斷開創佛山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奮力譜寫不負時代饋贈、不負人民期待、不負人生夢想的華彩樂章。

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會x

與佛山製造聯袂並行工匠精神薪火相傳

佛山遵循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論述指引,始終以高度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和使命擔當,把弘揚工匠精神作爲旗幟鮮明的價值主張,作爲佛山始終如一的堅守,推動工匠精神在佛山大地閃耀出更加璀璨的時代之光。

從2016年開始,佛山每兩年命名一批“大城工匠”,至今已命名了90位。他們以榜樣力量影響他人、帶動他人,尊崇工匠精神、追趕工匠步伐已在佛山大地蔚然成風,並日益深刻地塑造着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

近年來,工匠精神成爲了熠熠生輝的佛山城市品牌。佛山以最高規格和最真誠的姿態,盛讚工匠精神、禮遇工匠人才,不僅得到海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還鼓勵更多兄弟城市加入到這個行列。尤爲重要的是,佛山精心捧出以專注、專業爲精髓的“工匠精神”火種,並將其標定爲照亮佛山現代工業文明的“燈塔”,悠遠的工匠傳統一經與現代工業文明嫁接,立即煥發出更加鮮活的時代氣息、佛山味道。時至今日,誰也無法將工匠精神與佛山製造割裂開來,工匠精神與佛山製造聯袂並行,共同書寫“有家就有佛山造”的城市傳奇。

工匠火種賡續有力,佛山“大城工匠”人才輩出。在昨日命名的“大城工匠”中,既有1939年出生的“耄耋老將”劉炳,也有1997年出生的“初生牛犢”陳奇亮。近一甲子的年齡跨度,有力宣示了佛山作爲製造業大市產業人才積累之深之廣,同時又深刻昭示了工匠及工匠精神在佛山大地的薪火傳承、接力奮進。

工匠精神澤被深遠,成爲佛山戰勝困難挑戰的強大動力。在佛山,工匠精神不僅限於生產領域,而是浸潤到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其精神感召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佛山勇挑重擔,爲全國、全省防疫大局作出重要貢獻。例如,全市醫用口罩日產能在短時間內由15萬個提升到4000萬個,防護服日產能達15000件,額溫槍日產能達10萬支,無疑是佛山產業界多年積累之下羣體工匠精神的集中爆發。胸懷大局、聞令而動、無私奉獻、共赴時艱、能征善戰,這正是工匠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具體而生動的寶貴實踐,再一次向展現了佛山速度、佛山效率、佛山擔當。

今天,工匠精神已深深浸入佛山城市的肌理,沉澱爲這座城市的基因。越來越多的人在工匠精神的感召下辛勤工作,奮力開創美好生活,佛山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也日見日新、更加青春勃發。

以工匠精神照亮前行之路奮力奪取“雙戰雙贏”

今年是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會議強調,要以工匠精神照亮佛山昂揚前行之路,一手抓防疫保生產穩住經濟社會發展大盤,一手奮力開創佛山高質量發展新徵程,努力實現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尤需以更大力度學習、弘揚工匠精神,在鍥而不捨中愈挫愈勇,在精益求精中擺脫平庸,在勇於創新中搶抓先機,在追求卓越中開拓新局,以工匠精神之金石,雕琢出佛山高質量發展之美玉。

會議要求,要在以工匠精神慎終如始、毫不鬆懈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把更多精力放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上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不斷加大“六穩”“六保”工作力度,緊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用足用好國家擴大投資、提振消費、惠企惠民各項政策,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保障佛山經濟社會大局穩中有進,離不開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會議要求,大力學習和弘揚工匠精神,打造更多百年老店、隱形冠軍,引導鼓勵更多高技能人才到“專精特新”企業創新創業,通過植入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和永續經營的發展理念,讓企業競爭力得到持續提升。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大力培育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發揮大城工匠在技術方面的攻堅作用,用工匠精神攻克核心技術壁壘,儘快破解制造業發展“卡脖子”問題,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努力推動“佛山製造”登頂世界舞臺,做大做強品牌經濟,打造更多佛山製造的硬核產品,擦亮佛山製造的品牌之光;心中裝有“世界地圖”,對標國際先進,把佛山建設成品質之城,讓全世界感受到佛山製造更好、更精、更優。

非良工無以築大城,非匠心無以成經典。會議要求,要大力學習和弘揚工匠精神,加快建設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塑造城市的骨肉之軀,亟須拿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在全面提升建設管理水平上落細落小落實。要用工匠精神建設和管理城市,做到舊城改造與新區建設相結合、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相結合、地下建設與地上建設相結合、質量安全與建設速度相結合,抓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城市形態層次分明、景觀錯落有致。

一以貫之高擎工匠精神大旗 鑄就更多新時代大城工匠

大城工匠追求卓越,塑造品質,提供優質供給,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高度契合,與黨和政府的初心使命高度契合。

佛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擎工匠精神大旗,學習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和造就更多大城工匠,既讓工匠精神成爲佛山堅挺的精神脊樑和佛山人共同的精神家園,又讓“爲美好生活而製造”成爲全體工匠的自覺追求和源源不竭的內在動力,鑄就更多爲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製造的新時代大城工匠。

佛山將爲大城工匠建章立制。目前,市委、市政府已組織力量研究制訂“進一步深入開展‘佛山·大城工匠’鑄造工程的意見”,這是對大城工匠頂層設計的全面加強、體制機制的系統優化、政策措施的集成升級。會議要求,各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方式方法,培養好、選拔好、關心好、使用好“佛山·大城工匠”,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以更大力度重視提高“佛山·大城工匠”物質和精神上的待遇,使他們在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職業上有空間、經濟上有保障、生活上有便利。總之,佛山將一以貫之、堅持不懈、更加出彩地把這項工作做下去,讓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共同成爲照亮佛山工業文明之路的精神燈塔。

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各行各業要將弘揚工匠精神作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倡導尊崇工匠的社會風尚,營造弘揚工匠精神的濃厚社會氛圍,講好“佛山·大城工匠”故事,讓人一提到佛山就想起工匠,一想到工匠就想起佛山。要充分發揮大城工匠的榜樣作用,既要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加強大城工匠隊伍之間的交流和聯動,讓工匠影響工匠;又要組織大城工匠隊伍走出去,在不斷開闊視野的同時,讓大城工匠影響帶動更多的人。要創造條件支持大城工匠和世界先進國家的工匠對話,在自我提升的同時爲佛山製造、爲佛山城市形象代言。要科學提煉培養工匠的技能和理論,充分發揮大城工匠在各自崗位上的“傳、幫、帶”作用,確保崗位不斷層、人才不流失、技能不失傳。同時有關部門還要組織“工匠講堂”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機關,尤其要鼓勵工匠走上職校、高校講臺,以親身實踐做好講師;要注重做好大城工匠走進中小學校工作,讓佛山子弟從小就接受工匠精神的洗禮。

爲更有力推動佛山經濟高質量發展,會議強調,要加強工匠人才的培養,把工匠人才培養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一方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建設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和職業技術學院,加快發展與技術創新和社會需求相適應、與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全面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創新和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用好“現代學徒制”,培養行業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爲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職業人才,吸引更多技能人才匯聚佛山,推動佛山形成創新產業集聚和技能人才集聚的良性環境。

文/佛山日報記者莫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