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精不足腰酸痛,还需猪腰煲杜仲

腰为肾之府,肾出了问题,腰就容易疼痛。而温热的杜仲以猪腰为引,进入肾脏,这时就像是给肾脏带去优质的燃料来供暖,腰府这个“房子”很快温暖和煦、气血通畅,腰酸、腰痛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名医李东垣说它“功效如神应”。

很多人在一生中都有过腰痛的经历。对于许多人来说,碰上腰痛,经验是休息,或者找一块膏药贴上,再严重些就去找位按摩师按摩一下,然而由于腰痛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这些自我治疗的效果也往往有天壤之别。 总结腰痛的原因,尽管有寒湿、风热、挫闪、瘀血、气滞、痰积等很多种,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肾精亏虚。为什么呢?因为腰的两侧正是肾脏的位置,用中医的话来说,叫“腰为肾之府”,就是说,腰好比是肾脏的房子或者是办公室,因此只要是肾出了问题,最先感受到的自然也就是我们的腰了。 不仅肾脏附着于腰,而且与肾相表里的膀胱、主生殖功能的器官,如女子胞等,也附着于腰。而且肾精所生的髓,所主的骨,也是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腰可说是肾脏功能的晴雨表、风向标,腰酸、腰痛、腰不能伸展或者弯曲,都可能与肾精亏虚有关,所以对于腰痛的治疗,补肾是基本大法。

腰痛,主要是劳累伤肾,或者久病肾气不足,或者是性欲过度,损耗肾精,影响到肾的生髓作用,骨髓不充所引起。这种腰痛的特点是以酸痛为主,痛的程度不严重,在疼痛部位轻轻锤击或按揉以后便有舒服感,劳累以后腰痛加重,经常反复发作,同时伴有两腿软而无力。

腰痛可分为几种,其中一种是较常见的,它的表现除了腰痛以外,疼痛部位还有寒冷的感觉,我们经常称之为冷痛,此外,还伴有手足不温、面色发白、下腹部阵阵隐痛、舌质颜色淡等。一般老年人比较多见,经常的表现是,天气还不太冷,他们就穿上了棉衣,否则腰痛更加厉害。 对于这种腰痛,可采取什么样的保健措施呢?用猪腰与杜仲一起炖煮,无疑是最简单的保健措施之一。具体做法是:选取杜仲15克,猪腰1个,胡椒及盐各适量。把杜仲洗去灰尘杂质;将猪腰平面切开,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捞出切成几片。然后将杜仲、猪腰及胡椒一同放入炖盅内,注入适量清水,盖上盅盖,炖煮2~3小时后,以少许盐调味,即可食用。

这道药膳为什么能够用于治疗腰痛呢?我们先来看药膳中最主要的一味药—杜仲。 杜仲树是一种古老的树种,是中国特有的“活化石”。中医用杜仲树的干燥树皮入药,功效卓著,被人们誉为“植物黄金”,是一种很好的滋补之物。 从杜仲的生长习性来看,它喜欢阳光充足、温和湿润的气候,同时它又能抵抗严寒,可见它的身上储存了较多的温热的能量。加上其味微苦,可“益精气”等,所以这些温热的能量进入人体后,缓缓下沉进入肾脏,这时就像是给肾脏带去优质的燃料来供暖,腰府这个“房子”很快温暖和煦、气血通畅,腰酸、腰痛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杜仲有生制、炒制之分,一般的是炒制的,药性更容易析出。如果是生的,自己回来炒制一下,一边炒一边掰开看看,直到折断的时候断面没有细丝即可。有的猪腰会有腥味,所以在烧猪腰时加入适量黄酒,有个别人比较敏感,觉得非常腥,再稍微放一些醋,就可以全部清除猪腰的腥味了。 由于杜仲、胡椒热性比较大,所以很适合治疗年老体弱、怕冷体质之人的腰病,而那些伴随阴虚燥热、“火大”现象的人,则不宜食用。

除了食疗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方法来防治腰酸、腰痛,其中搓后腰是比较容易的方法。搓腰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一般自然坐姿,先将两手掌心对搓,搓热后放在两侧后腰部,交替做上、下搓腰100~200下,每天做3~4次,2周后就会有明显的效果。为什么要这样搓腰部呢?前面已经讲过,腰为肾之府,而且,这里是膀胱经、肾经承上启下的枢纽,分布着很多重要的穴位,所以搓腰对于提高肾脏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睡前泡脚的时候,也别让两手闲着。而且搓的时候腰部会觉得暖暖的,很舒服,然后你很快就会把这个保健方法当成一种习惯了。

腰痛除了调补之外,还需要祛邪。邪有多种,例如寒湿引起的腰痛,通常由夏日贪凉、受露、淋雨等诱因引发;且疼痛与天气变化相关,遇到阴雨连绵就容易发作加重。又如湿热引起的腰痛,常常伴有发热感、小便量少颜色偏深、舌苔黄厚等现象。再如瘀血引起的腰痛,通常有外伤史,其表现常常是腰痛位置很固定,轻则身体屈伸不便,重则痛得不能动弹,舌质呈暗紫色或者有瘀斑。所以调理的时候,需要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情况,否则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另外,不可不知的是,由于腰痛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有些可能已经超过了中医食疗保健的范畴,所以,必要时需要去检查,总的来说,中西相互为用是比较明智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