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詩詞裏的家國情懷

文 | 唐寧遠

網圖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喫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首童謠,就會想起端午節。

端午歷來就是一個富有詩意和愛國傳統的節日,家國情懷是端午最美的文化底色,穿越雋永的古詩詞,赴一場千年之約,品一場文化盛宴,別有一番情趣。

網圖

西晉《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端,初也。”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爲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已流傳2500多年。在這喜慶的日子裏,人們舉家團聚,掛艾葉,插菖蒲,喫糉子,飲黃酒,賽龍舟,浴蘭湯等等,豐富多彩,其樂融融。

端午是中華民族奮進精神的集中體現。“一年一度又端陽,汨水悠悠屈子殤。”屈原自然是端午節的主角。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傳說,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其志潔,其行廉”的形象最得人心。

網圖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朝詩人文秀在《端午》直接表達了對屈原精神的褒揚。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文天祥既表明了對屈原精神的深切認同,又暗喻自己的愛國之心。張耒的“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字字血淚,句句哀鳴。“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元代舒頔讚歎屈原心憂家國、情牽百姓、勇於探索的精神。

網圖

屈原精神是一種愛國精神,永不過時。有國纔有家,國是千萬家。千百年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家國情懷被千古傳頌,激勵着一代代中華兒女爲中華之崛起而不懈奮鬥。他們埋頭苦幹、捨身求法、爲民請命……

端午是奮進的。“龍舟競渡”歷來是端午節一道壯觀、亮麗的風景。唐代張悅的《嶽州觀競渡》:“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低裝山色變,急棹水華浮”;張建封的《競渡歌》:“五月五日天晴朗,楊花繞紅啼曉鶯……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漸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宛如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龍舟競渡風俗畫卷,清新動人。

攝影:蔣升芊(中國攝影家協會)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劉禹錫《競渡曲》記錄了當時競渡盛況。唐宋年間,長期太平盛世,兼之統治者的提倡,五月端午節慶達到高峯,端午與中秋、春節一起成爲全民狂歡節。“龍舟競渡”激發了中華民族集體使命感和榮譽感,彰顯奮勇爭先、衆志成城的“龍舟精神”。

端午是團圓的。端午節的美食首推糉子,糉子又被稱爲‘飯糰’、‘團飯’,寓意團圓。全家圍桌話家常,安享團圓好時光。唐代詩人元稹的“彩縷碧筠糉,香粳白玉團”,描述了糉子的形狀和美味。溫庭筠的“盤鬥九子糉,甌擎五雲漿”,詮釋了糉子的大小。歐陽修詩有“五色新絲纏角糉,金盤送。” 蘇東坡詩云“時於糉裏見楊梅”。可見,唐時用米已“白瑩如玉”,宋時有“蜜餞糉”。投糉入江、龍舟競渡等習俗都與屈原相關。

網圖

端午是康寧的。端午節也是古人的“衛生防疫日”,彰顯歷代人們對傳統中醫藥的重視。端午節氣溫升高,病菌滋生,極易傳播疾病。古人在這一天打掃庭院,掛艾懸蒲,佩戴香囊,採藥草服用、沐浴,來驅趕蟲豸、除垢保健。

屈原《九歌·雲中君》有“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這樣以藥草煮湯沐浴的描寫,漢朝戴德《大戴禮記·夏小正》也提及五月煮梅,“午日以蘭湯沐浴”。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網圖

古人認爲,端午萬物至此皆盛,中草藥最爲純正、有效。

故有“端午節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藥。”之說。宋代詩人鄭剛中有《重五》詩云:“煮酒無尋處,草蒲在水中。”

《詩經》“采采芣苢,薄言採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描寫人們採摘車前草的歡快情景。“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描繪隱居家鄉的陸游在端午節忙着儲藥、配藥方的景象。

網圖

端午是多彩的。宋代黃裳《端午泛湖》有:“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鬥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孩子們佩戴色彩斑斕的香囊,避災驅瘟。如今,還有洗百草湯、畫王老虎、表演漢服與插花等活動。

端午是浪漫的。蘇軾《浣溪沙》雲:“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顯示蘇軾對侍妾王朝雲的讚賞,他們堪稱是中國古代才子佳人的愛情典範。一些地方在端午節給小孩手腕上系五色線,到七夕節才能剪下來,丟到屋檐上。喜鵲就會把這些五色線銜去,爲牛郎織女搭橋相會……

古詩詞中的端午節,既是民俗圖,又是悼念曲,更是勵志日。喜慶而厚重,激昂而深沉。我們要在端午詩詞裏汲取養分和力量,補“精神之鈣”,鑄“家國之魂” ,支撐起中華民族挺直的脊樑。

書法:伍燕宙(廣西書協會員,全州縣書協主席)

【編輯|夏巖】

END

作者簡介:唐寧遠,男,廣西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於桂林市機關某單位。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散文》《隨筆》《北方文學》等200餘家報刊。曾獲得“全國‘書與人’讀書徵文賽二等獎”等獎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