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指示牌標註着宋莊幾個藝術區的方位,關於土地、房屋租期問題的紛爭也將決定宋莊未來的走向。)

“宋莊這個連鳥都不願意拉屎的地方,由於藝術家的進駐,變成國際知名藝術區。但是二十年過去,宋莊已經迅速滑向它的反面。不但房租越來越貴,讓有理想的藝術家絕望離去……”

6月18日,一段言辭激烈的朋友圈截圖在網上流傳,也引發了人們對北京宋莊藝術區現狀的關注。發表這段文字的是素有“中國當代藝術教父”之稱的慄憲庭。疫情中,一些藝術家已經連續幾個月沒有收入,他們重啓宋莊的“藝術地攤”,用自救的方式維持生活。然而,當地城管部門卻以“市裏沒有文件許可”爲由取消地攤。慄憲庭在接受《中國慈善家》採訪時表示,他心疼這些藝術家。“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種自救行爲,也是互相交流的方式。”

但真正讓宋莊藝術家感到憂慮的還不是被取消的“藝術地攤”。近期,衆多藝術家均收到了來自宋莊鎮人民政府、村委會或律師事務所發來的關於租住房屋的通知,其中的“沒收”“變更”等字眼讓他們感到不安。多位藝術家告訴《中國慈善家》,他們在宋莊居住多年,對這裏有感情卻也很焦慮,“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離開了”。

變臉

一“紙”激起千層浪。六月初,多位常年居住在宋莊的藝術家收到的大同小異的通知書稱,他們所租住的房屋存在“違建”或“租賃期超限”等問題。作爲承租人,他們要麼更改合同年限,要麼搬離。

多位藝術家在接受《中國慈善家》採訪時表示,當時租住合同中明確標明瞭“50年”的租賃時限,他們也一次性付清了50年的房租,“怎麼現在說改就改了?”

宋莊鎮小堡村,慄憲庭家的冰箱上就貼着一份《變更或修訂農村土地的承包/使用/租賃合同的告知函》。他告訴《中國慈善家》,這幾年宋莊出現過幾次以房屋佔用農民用地或建設不規範爲由的強行拆除,但收到白紙黑字的告知函是第一次。“當初宋莊是北京市政府明文規定的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我們和村委會簽了50年使用土地的租賃合同。不知道現在爲什麼就變了。”

《告知函》由小堡村委會委託北京嘉潤律師事務所發出,稱當初藝術家與村委會簽訂的場地租賃合同中存在“土地使用範圍不明、簽署日期不明”等問題,需要加以清理規範。據知情人士透露,向藝術家發律師函的是爲了完善過去的合同,“法制化”園區,明確村委會和藝術家的合作關係方式。

(宋莊鎮政府關於土地及房屋問題的宣傳告示。)

除了《告知函》,在某藝術公司上班的雲雷所在的小區還收到了一份落款爲“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人民政府”的通知。通知稱小區內樓房屬於“違法佔用土地”,限樓內人員兩個月內搬離。雲雷向《中國慈善家》表示,小區有三棟樓,每棟樓有200家住戶。“大概統計下來,如果要搬離,我們這棟樓就損失近2億元人民幣。”

居住在該小區的多位藝術家在2015年前後與開發商簽訂合同,一次性付清50年房屋租賃費用。而小區開發商早在2004年與小堡村委會簽訂了“土地出租協議書”,協議書中土地出租期限爲50年。2011年,該小區所在的中壩河藝術園區獲得開工許可。

多位藝術家向《中國慈善家》表示,即使是按照2004年開發商與村委會簽訂的合同,土地使用權也應該在2054年才結束,“現在就要收回太措手不及了”。

“宋莊在巔峯時期有兩萬多藝術家羣體,包括他們的家屬和助理。近年來因爲房租持續上漲,已經有很多藝術家搬走了,留下的可能也就一萬多人。”慄憲庭感慨。

接到上述通知和告知函後,藝術家派出代表與村裏、鎮上協調,希望能有更好的處理方式。藝術家代表張菲對《中國慈善家》表示,村、鎮領導的態度比較積極,但是雙方對於目前房屋使用年限有不同看法。

在此前宋莊鎮政府召集的座談會上,鎮領導認爲當年藝術家與小堡村簽訂的《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小堡村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入園協議書》中對於土地使用範圍不明確,藝術家所付費用爲“資源佔用費”,建設用地租賃年限最長爲20年。

張菲告訴《中國慈善家》,“大家對於‘租賃年限爲20年’的說法不能接受,座談會上也沒有提出對藝術家的賠償問題,這讓大家非常焦慮。”雲雷則表示,藝術家還是希望能夠維持目前的現狀,畢竟大家幾乎將畢生積蓄投入到裏面。即使不能維持現狀,也希望能夠有所補償,不讓這筆錢白白投入。

在小堡村當了三十多年村書記的崔大柏對《中國慈善家》表示,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和現行土地管理法的碰撞,但他同時表示,沒有要把“藝術家趕走”的意思,會與藝術家討論後續的安置問題。對於如何安置,崔大柏表示目前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紮根

據慄憲庭介紹,當初簽訂合同時明確了土地爲“文化產業用地”性質,期限爲50年。“這也是當初那麼多藝術家到宋莊紮根,在這裏開辦工作室的最重要原因。”

慄憲庭搬到宋莊居住已經20年,但藝術家扎堆宋莊從1994年春天就開始了。當時,計劃從圓明園畫家村搬離的第一批藝術家輾轉郊區,最終選定了通州區宋莊鎮。這個在當時以農業爲主的郊區村莊除了大片農田外,滿眼盡是破落的房屋。

(20年前,慄憲庭定居宋莊,並吸引了大批藝術家跟隨。)

藝術家方力鈞等人看重這裏安靜的環境、低廉的房租和寬敞的院落。就這樣,他們選擇宋莊小堡村爲主要的聚集區,將自己的畫室、畫材都搬到了這片荒蕪的土地上。小堡村的村書記崔大柏見大批藝術家搬到宋莊,覺得這是農村發展的轉機。“當時一畝地不過幾百塊錢,藝術家們出價上千。村民得到的是高於市場幾倍的價格。”慄憲庭回憶。

一開始,慄憲庭沒打算在宋莊安家。架不住好友方力鈞的勸說,他在1995年買下一套舊房,翻新後一直給其他藝術家住着。被宋莊藝術家親切地稱爲“老慄”的慄憲庭是中國當代藝術最著名的批評家和理論家,那時他經常到各地開會,很少回宋莊。2000年,慄憲庭萌生了退休的念頭,想安心做研究,寫一些關於藝術理論的書籍。從此,他正式定居宋莊。

“老慄入宋莊”引來了衆多當代藝術家的關注和跟隨。小堡村村書記崔大柏找他商量房屋租賃的事,希望引入更多的藝術家到宋莊紮根,村裏會盡量給藝術家提供便利。在慄憲庭的號召下,越來越多的藝術家留在了宋莊,拿出多年的積蓄與村委會簽訂合同,就算是“紮根”了。

(藝術家吳幼明的家位於宋莊鎮大興莊村,他的房子是多年前從村民手中購買的。)

“如今看來,也不知道我當初的號召是不是對的,但現在我要負責到底。是我帶他們到宋莊來的,我肯定不能先走了。”慄憲庭說,儘管還不清楚《告知函》的最終目的,但他想再等等處理結果,如果真能夠打造一個“國際藝術小鎮”,那何樂不爲?

造城

將宋莊打造爲國際藝術小鎮的嘗試不止一次。

早期,大量藝術家的聚集給宋莊提供了藝術土壤,文化交流的氛圍也在宋莊蔓延開,但始終沒能形成完整的生態。房子還是瓦房,集市也不是藝術集市。後來,通州區、北京市領導到宋莊視察,找到慄憲庭,希望他能幫着建一個文化公園,提高宋莊在全國的藝術區地位。

慄憲庭參考國外案例,提出打造完整藝術生態鏈的想法,建立展覽、拍賣會和集市三級市場制。他拿着手繪圖紙找朋友在電腦上重新做圖,交給有關部門審覈。這便是當初“國際藝術小鎮”的雛形。

2004年至2006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建成了宋莊美術館,以及後來的美術館區。慄憲庭笑稱自己是“世界上級別最小的美術館館長”。辦了幾屆宋莊藝術節,宋莊藝術家的積極性很高,也吸引了很多外來的藝術家參展、看展。

(方力鈞設計的雕塑矗立在小堡環島,宋莊藝術區以此爲中心向四周延伸。)

慄憲庭說,那時最多有幾百萬人來參加展覽,但因爲有些作品太超前,總是受到一些限制。實驗了幾年,宋莊藝術節有些進行不下去。但是“藝術區”名頭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前來投資,“他們想在宋莊土地上蓋更多的房子。”慄憲庭覺得有違自己的初衷,慢慢也就不再參與。“後來參展的藝術家越來越少,作品的水平也不行。”

過去兩年,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兩次考察宋莊,強調要在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的格局下考量和謀劃宋莊發展,堅持規劃引領、品質提升,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創意小鎮。2020年六月初,一份名爲《關於加快推進小堡藝術區規劃建設工作的相關要求的通知》的文件下發,規劃建設“一軸三區”的國際化藝術區,其中三區分別爲文化創意休閒區、藝術產業綜合區、原創藝術體驗區。慄憲庭對《中國慈善家》表示,他還沒有仔細瞭解這些規劃,但他認爲“原創藝術其實不需要體驗”。

慄憲庭將宋莊與深圳大芬油畫村進行對比。這個被稱爲“中國油畫第一村”的村落佔地面積0.4平方公里,聚集着油畫從業人員8000餘人。“大芬油畫村其實就是藝術集市的模式,但他們的畫大多不是原創的,但是光顧集市的人卻很多。”

慄憲庭表示,相比深圳的油畫村,宋莊聚集着更多原創畫家,藝術區的歷史也更悠久。他認爲,如果能夠打造一個真正的國際藝術小鎮,一定能發展得比大芬村更好。

矛盾

採訪中,小堡村書記崔大柏對《中國慈善家》表示,“藝術家是宋莊最寶貴的資源,我們會聽取藝術家的想法。”

慄憲庭表示,政府與藝術家的出發點不同,最終會不會聽取藝術家的想法他不確定。在他看來,無論是20年前的中國,還是今天的宋莊,藝術家始終處於社會的邊緣,他們也始終生存在城市的邊緣。隨着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即使是藝術家大量聚集的宋莊也同樣被迫按下“快進鍵”。但宋莊始終有特殊性,藝術家資源便是宋莊最應該保護的。

事實上,因爲社會上缺乏年輕藝術家施展的平臺,一些熱愛藝術的畢業生爲了追求夢想,不得不聚集在大城市的郊區。“一個沒有固定收入的羣體聚集在一起,實際上有很大的社會問題。”慄憲庭告訴《中國慈善家》,如果可以將類似宋莊這樣的區域利用好,構建適合藝術家生存的完整生態鏈,對於這個羣體和社會來說都是良性循環。

(傍晚,附近的一位村民在路邊擺攤售賣雨鞋。)

慄憲庭表示,宋莊有天然的藝術家資源,本該發展成爲一個巨大的藝術市場,現在很多人都願意買藝術家的原創作品作爲家中的裝飾品。現實的情況是沒有這個平臺,限制很多。“這麼多年有關部門的政策一直在變,沒有延續性。城鎮建設中缺乏對實際情況的考慮,或者是把其他地方的規劃生搬硬套到宋莊。如果規劃上能夠因地制宜,瞭解當地的生態,也可以加以利用,反而能有好的發展。”

好的展品、專業的藝術館運營模式、良好的藝術家資源是宋莊建立國際藝術區的基礎,要建立完整的文化產業生態並不是將美術館或者展覽館建起來就可以,當地政府需要在管理和運營上做到專業化,讓懂藝術的人來管理藝術場館。慄憲庭認爲,這是文化產業中硬件和軟件很重要的關係。

慄憲庭對《中國慈善家》表示,20年間,宋莊幾度嘗試升級、改造國際藝術區都沒有成功,還是因爲不夠理解藝術的本意,只想着如何通過藝術獲利。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雲雷、張菲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