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這個詞,本來是心理學家提出來,用於衡量一個人的自我瞭解,情緒管理,自我激勵,識別他人的情緒和處理人際關係這五種能力的綜合。

但是,這次詞卻在傳播的過程中被曲解了含義,慢慢被賦予了與成功學,人際交往技巧等各種各樣的含義。

可能說,如今,情商變成了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裏裝。

事實上,下面這些東西,都跟情商沒什麼關係,你掌握得越多,只能說明你越厚黑,骨子裏越虛僞。

(1)“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有些人會把“會來事”=情商高,把老實人=成情商低。甚至把情商修煉=厚黑學修煉。

實際上,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塊,情商的5個維度中,只有一個維度與人際交往有關,而且還是妥善的識別對方的心理狀態。

但大衆眼中的情商,就變成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八面玲瓏,甚至是爲了目的去討好,阿諛奉承他人。

這種人,就是虛僞,跟情商扯不上一點關係,這種爲了短期利益而捨棄了做人基本品德的行爲,也不見得就能更加成功。

(2)鑽研他人心理

絕大多數情商課,都喜歡教你怎麼通過他人的語言,生態,動作等方式,揣測他人內心,通過各種各樣的話術,試探對方的背景或者底線。

這種課程,就跟情商更沒有關係了,要說還是得歸入厚黑一類。

而且,這種行爲,還違反了情商最重要的一點,自我觀察。因爲你天天學這個,心思都在揣摩他人,久而久之就會忽視自己。

而自己纔是最重要的,自身強大才是真的強大,一些小技巧或許能幫助你獲得些許優勢,但改變不了本質。

舉個例子,你擅長察言觀色,把同事上司的心理揣摩得一清二楚,成了“紅人”,隔壁小王則把時間用來提升知識,掌握技能,然後成了你的上司。

(3)把情商當個“筐”

什麼叫把情商當個筐呢?簡單說,就是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往情商中歸類。

那個人學歷不高,爲啥賊有錢,一定是因爲情商高(實際上是人家老丈人有本事),那個博士爲啥工資就這麼點,一定是情商低(實際上是人家志不在此)。那個誰不參加聚會就是情商低(實際上人家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反正,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往情商上靠,反正情商也沒有一個標準。這麼做的人,不是蠢,就是壞(壞在他它可以以此佔據道德制高點,去指責,控制別人)

結語:心理強大才是真正的情商高,上面這些,不過是披着“情商”外衣的虛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