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孩子未來的人生幸福美滿,因此,家長總是不惜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金錢對孩子進行教育投資。但是,結果卻經常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導致孩子厭學、學習獨立性差、任性自私等。近幾年,學生因學業壓力、與父母溝通問題而選擇離家出走、自殺的現象頻頻充斥人們的眼睛。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爲很多家長只重視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培養,而忽視非智力因素對孩子未來成功與命運的影響。

其實,早在許多年前,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就說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是父母家教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比孩子智力的教育要重要得多。”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性格的偉大。這一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爲。”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一致認爲:一個人成功20%來自智力因素,其他80%是智力之外的因素,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決於他的情商。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科學促進會研究員丹尼爾·戈爾曼博士1995年在其出版的《EQ》(情商)一書中首次提出了“情商”這個心理學名詞,並且提出了“情商比智商更能影響成功”的觀點,引起全球廣泛關注。

如果一個人從小性格孤僻、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對挫折,急躁、固執、自負,情緒不穩定(也就是“情商低”),那麼,他智商再高,也很難取得成就。

反之,情商高的人,會有很好的自我認知,積極探索,從探索中建立自信心,對自我情緒的控制,抗挫折能力,喜歡與人交往,願意分享、合作,爲日後成功做準備。

什麼是“情商”?“情商五維”與“情商九項”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簡寫爲EQ)又稱“情緒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IQ)相對應的概念。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認爲,情商應該包含五個方面的內容:即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管理自身情緒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和人際關係管理的能力。情商所包含的這5方面的內容被稱爲“情商五維”。

結合我國兒童情商教育現狀和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情商的五個維度又被細化爲9個方面,即:情緒管理能力、自律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同理心、責任心、挫折抵抗能力、獨立性、人際交往能力和自信心,並將之稱爲“情商九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注意到,那些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許多並非智力超常,而是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情認真對待;有很強的上進心,把學習當作充滿樂趣的事情去做;有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基本不需要家長去提醒督促。

而有些孩子頭腦聰明過人,但是學習成績平平,甚至處於落後的狀態,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學習當作沉重的負擔,當作痛苦的事情,被動地應付。從表面上看,這是學習上的問題,其實根源在於情商的缺乏,健康人格的缺失。

當我們明白了這些,就不會再死盯着考試分數,硬逼着孩子學習了,就會着眼於孩子整個身心的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孩子的情商培養。當孩子懂得要爲自己承擔責任的時候,就會形成明確的目標,產生無窮的上進的動力。

“情商”是一種技能,需要從小開始學習和培養!

情商(EQ)是一種強大的技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自己,克服挑戰,並與他人建立牢固的關係。高情商的人能夠包容和建設性地處理諸如悲傷、憤怒和恐懼等具有挑戰性的情緒,也接受自己,同情他人。

情商是一種技能,需要學習和培養。孩子的“情商”會隨着有方向的引導而得到提升。研究指出:EQ最早在0歲時就開始形成,進而在整個童年期逐漸形成,然後建立起我們已有的情商觀念。專家們還認爲:一個人是否具有較高的情商,和童年時期的教育培養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培養情商應從小開始。

3招提升孩子“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作爲父母,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幫助我們的孩子發展更高的情商。在“情商五維”中,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是情緒智力(即情商)的基石。所以,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就要從提升孩子“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開始。

在講到如何提升孩子“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情緒?情緒就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表現。認識自身的情緒就要引導孩子準確地感知、理解自己的喜、怒、哀、樂。

接下來,若蘭媽咪將爲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通過“3步走”的方式,提升孩子“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第一步: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建立安全信任感。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埃裏克森在1950年曾提出:在個體發展的早期,人格發展最主要的課題是建立對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嬰兒如果能受到父母或其他看護人的良好照顧,尤其是母親,如能夠對嬰兒採取慈愛的態度,並且這種慈愛是經常的、一貫的和可靠的,嬰兒就會覺得舒適與滿足,進而會產生最初的安全感,會對周圍的世界產生信任和期待。

安全感是最重要的生命質量指標,是兒童心理健康的基礎。有安全感的孩子纔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與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際關係,積極挖掘自身的潛能。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安全感和信任感會給他們帶來足夠的心理保障,讓他們面對困難的時候多一分底氣,也會增添幾分信心。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更多地會感知到孤獨和被拒絕、對他人通常持有不信任、嫉妒、傲慢甚至仇恨和敵視的態度,行爲上也更容易出現逃避、退縮或攻擊性的行爲,較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只有孩子和父母之間建立了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孩子纔敢於在父母面前,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所以,在平時生活中,父母除了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寶寶之外,更需要在心理上、精神上安撫和關愛寶寶,讓他在懵懂中建立起對這個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同時應該多陪伴孩子,花時間多與孩子交流,認真聽取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用實際行動去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這纔是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也會更好的成長,變得積極和陽光。

第二步:給孩子提供感受豐富情感和自由表達情感的機會。

人的交往是一種情感交往、情感互動,個體是通過不斷調控自己的情感反應來影響、感染他人的,因此,幼兒學習表達情感不同於認知教育,它更多地強調感受、感知、體驗、理解和反應,在教育過程中更多地強調情感經驗的積累和展現,因此,需要我們更多的創設良好的情景氛圍和講究整個教育方式的自然性。

幼兒的情商是“養”出來的,而不僅僅靠教育靠“說教”。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爲孩子提供感受各種情感的機會,讓孩子在各種環境和活動中學會觀察、體驗、感受他人與自己情感情緒,學習用較好的表達方式展現自己的情感,還要善於把孩子豐富且敏銳的情感引向好的方向,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其健康發展。

一些家長不理解孩子情緒發展的複雜性,他們希望孩子總是開心地微笑,孩子一哭鬧,他們就會近乎神經質地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其實,這樣孩子就失去了體驗更豐富的情緒的機會。

研究者通常認爲:痛苦、快樂、興趣、驚奇、厭惡、憤怒、懼怕、悲傷等8種基本情緒是人類嬰兒從種族進化中獲得的,也就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們有必要讓孩子儘早體驗並豐富這些情緒。

比如:讓孩子體驗一下買不到心愛的玩具的失落,體驗一下被小朋友拒絕的沮喪,體驗一下被大孩子欺負的痛苦,體驗一下等待自己喜歡的動畫片開始的焦慮,體驗一下被成年人認可的喜悅,體驗一下行走在黑夜的緊張,體驗一下被人嘲弄的鬱悶... ...這一切體驗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熟悉和體驗各種情緒,特別是那些負面情緒。

另外,家長要給幼兒自由表達情感的機會和表達情感的工具。幫助幼兒表達情感的最好方法之一是教他們簡單、恰當的詞彙來描述他們的情感。建議這樣的短語:“我感到難過是因爲… …”或者“當這發生的時候,我覺得… …”或者“我不喜歡… …”。你也可以試着讓他們畫一幅畫或者唱一首關於他們感覺的歌… …有許多其他創造性的方法來幫助我們的孩子學習如何表達他們的情感。在此階段裏,父母應幫助寶寶強化和固定好情緒,疏導不良情緒。

第三步: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聲音,肯定孩子的情緒。在孩子向你訴說他的感覺時,你要注意傾聽,然後再把他告訴你的感受反饋給他。要允許孩子說出自己的憤怒,而不是告誡他們“不要生氣”。此外,詢問他們生氣的原因,對幫助他們控制情緒也很重要,切記不要在孩子憤怒時試圖壓抑他們的情緒。

教育孩子們,他們不能選擇自己的情感,但他們可以選擇如何處理這些情感。通過接受他們的感受,你讓他們知道他們是安全的,這樣感覺是正常的。即使你不同意他們的觀點,你也可以讓他們知道你理解他們的感受。僅僅通過了解他們的感受,你就可以引導他們找到一個平靜、高效的解決方案。

隨着孩子長大,可能會出現一些讓家長頭疼的問題,比如愛哭鬧、經常亂髮脾氣、不自信、不會表達自己、自理能力差... ...其實面對這些,家長大可不必太過焦慮。只要認真關注、瞭解孩子的心理,並掌握科學有效的方法,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情商培養,就可以順利解決這些問題。

這套《愛上優秀的自己》系列兒童情商培養和勵志繪本,特別爲解決家長在這方面的困惑而推出,全套滿滿正能量,給孩子提供無盡的精神財富,給家長提供實用有效的解決方法。

繪本全套共10冊,一冊一個故事,針對家長十大早教難題,通過故事的形式,幫助家長朋友們引領孩子健康成長。每本繪本的最後,都有成長啓發類型總結,便於親子閱讀,幫助父母更好的教育孩子,讓孩子成長爲更優秀的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