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印度便开始实施“霸权策略”。尤其对于周边国家,印度不断以武力相威胁。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印度先后发动了三场印巴战争,中印边境战争,并且印度侵入了孟加拉国,直接吞并了锡金。印度的“武力扩张”引起了邻国与世界的反感。

莫迪上台后,印度仍然不知收敛,继续蚕食周边国家领土。实际上,印度实施这样的策略,与印度内部的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印度内部存在着三大危机,其一是贫富差距悬殊;其二,人多地少;其三,印度内部的种族歧视。这三大问题由来已久,非常棘手。尼赫鲁为了解决内部问题,采取对外战争转移危机的方式。莫迪似乎也在追随尼赫鲁的策略。

据俄卫星网消息称,尼泊尔为了防止印度蚕食其边境地区,已迅速向边境地区派出了大批武装警察部队,并收复了此前被印度占领的杜比亚杜拉,卡拉帕尼,里普列赫地区。尼泊尔的行为促使印度加强了边境军事部署,一些印军甚至不打招呼直接闯过边境抢夺尼泊尔军人的武器,尼泊尔军人被迫开火,双方爆发了非常激烈的冲突。

另据俄新社近日消息称,两国的边境冲突,引起了尼泊尔的高度警惕。为此,尼泊尔决定关掉位于印度甘达克大坝上游的闸门,切断了流往印度的大部分水源。尼泊尔想出这个“奇招”,实在是情非得已。

要知道,在军事上,尼泊尔与印度存在巨大差距,印度军力世界排名前五位,尼泊尔几乎没有空军和海军,如果两国爆发战争的话,尼泊尔有可能遭到碾压。在经济上,尼泊尔远不如印度。印度GDP位列世界前十位,其军费开支达到了六百多亿美元,完全可以打赢一场现代化局部战争。正是由于实力上的悬殊,使得尼泊尔不得不想其他办法。

毫无疑问,尼泊尔切断上游水源,将迫使印军不战而退。毕竟,水源才是赖以为生的资本,没有了水源,印度东北邦民众的生活都会成问题,更别谈对外开战了。尼泊尔总理多次声称,印度抢占了他们的领土,将不惜代价收回失地。作为一个小国,尼泊尔不畏强权打压,其勇气可叹可嘉。

当然,尼泊尔硬抗印度,也绝不是“头脑发热”。在尼泊尔看来,印度虽然强大,但它不能直接吞并尼泊尔,因为这会打乱现在的国际秩序,违背世界通用的民主原则。况且,世界各国和安理会五常也不会坐视印度肆意胡来。

对印度来说,与其敲打邻国,不如把精力放在国内。印度目前深受疫情困扰,经济恢复迫在眉睫。如果不控制疫情,那么印度或将成为第二个“美国”。同时,印度国内的分裂势力也会乘机而起,推动印度走向“解体”。所谓祸起萧墙,印度应该明白严重后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