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後,印度便開始實施“霸權策略”。尤其對於周邊國家,印度不斷以武力相威脅。爲了爭奪更多的土地,印度先後發動了三場印巴戰爭,中印邊境戰爭,並且印度侵入了孟加拉國,直接吞併了錫金。印度的“武力擴張”引起了鄰國與世界的反感。

莫迪上臺後,印度仍然不知收斂,繼續蠶食周邊國家領土。實際上,印度實施這樣的策略,與印度內部的危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目前,印度內部存在着三大危機,其一是貧富差距懸殊;其二,人多地少;其三,印度內部的種族歧視。這三大問題由來已久,非常棘手。尼赫魯爲了解決內部問題,採取對外戰爭轉移危機的方式。莫迪似乎也在追隨尼赫魯的策略。

據俄衛星網消息稱,尼泊爾爲了防止印度蠶食其邊境地區,已迅速向邊境地區派出了大批武裝警察部隊,並收復了此前被印度佔領的杜比亞杜拉,卡拉帕尼,裏普列赫地區。尼泊爾的行爲促使印度加強了邊境軍事部署,一些印軍甚至不打招呼直接闖過邊境搶奪尼泊爾軍人的武器,尼泊爾軍人被迫開火,雙方爆發了非常激烈的衝突。

另據俄新社近日消息稱,兩國的邊境衝突,引起了尼泊爾的高度警惕。爲此,尼泊爾決定關掉位於印度甘達克大壩上游的閘門,切斷了流往印度的大部分水源。尼泊爾想出這個“奇招”,實在是情非得已。

要知道,在軍事上,尼泊爾與印度存在巨大差距,印度軍力世界排名前五位,尼泊爾幾乎沒有空軍和海軍,如果兩國爆發戰爭的話,尼泊爾有可能遭到碾壓。在經濟上,尼泊爾遠不如印度。印度GDP位列世界前十位,其軍費開支達到了六百多億美元,完全可以打贏一場現代化局部戰爭。正是由於實力上的懸殊,使得尼泊爾不得不想其他辦法。

毫無疑問,尼泊爾切斷上游水源,將迫使印軍不戰而退。畢竟,水源纔是賴以爲生的資本,沒有了水源,印度東北邦民衆的生活都會成問題,更別談對外開戰了。尼泊爾總理多次聲稱,印度搶佔了他們的領土,將不惜代價收回失地。作爲一個小國,尼泊爾不畏強權打壓,其勇氣可嘆可嘉。

當然,尼泊爾硬抗印度,也絕不是“頭腦發熱”。在尼泊爾看來,印度雖然強大,但它不能直接吞併尼泊爾,因爲這會打亂現在的國際秩序,違背世界通用的民主原則。況且,世界各國和安理會五常也不會坐視印度肆意胡來。

對印度來說,與其敲打鄰國,不如把精力放在國內。印度目前深受疫情困擾,經濟恢復迫在眉睫。如果不控制疫情,那麼印度或將成爲第二個“美國”。同時,印度國內的分裂勢力也會乘機而起,推動印度走向“解體”。所謂禍起蕭牆,印度應該明白嚴重後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