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的冷知識,看看有沒有你不知道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臨了,這是一箇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其他三個是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在今年疫情肆虐的特別日子裏,衷心祝福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節的別稱

似乎沒有哪個節日像端午節一樣,有這麼多的別稱,達到二十幾個。例如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糉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解糉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等。這些名稱有的從節氣出發,有的從習俗出發,各有各的緣由。

端午節到底是爲了紀念誰

最近網上瘋傳一個青年男子在端午節身着漢服效法屈原投江以紀念屈原,最爲大家熟知的就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是一個愛國詩人,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於五月五日,寫下絕筆《懷沙》,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南北朝時期梁·吳筠在《續齊諧記》中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五月五投汩羅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並命舟楫拯救之。"後人便沿襲成了在端午節喫糉子、賽龍舟的風俗。此外還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碑》)、紀念曹娥(《會稽典錄》)、紀念介子推(《琴操》)、紀念東漢蒼悟太守陳臨(《後漢書》)、紀念越王勾踐(《事物紀源》說勾踐操練水軍)等多種說法。

端午節習俗知多少?

最爲今天所熟悉的習俗莫過於包糉子、賽龍舟、掛艾草了,事實上端午節還有很多其他的習俗,只是隨着時代的變遷,有的被人們淡忘了,姑且列舉幾例:

祭龍:端午節最早源於祭祀,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上古時代在端午祭龍。

浴蘭: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而端午日是草木藥性在一年裏最強的一天,這天採的草藥治皮膚病、去邪氣最爲靈驗、有效。民間有在端午採草藥煲水沐浴的習俗,故稱浴蘭節。

躲午:五月,古時北方稱之爲“惡月”,所以有的地方在端午節這一天,父母便把未滿週歲的兒童,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避惡,故有“躲午節”之稱。

女兒節:端午還是女兒節,明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爲女兒節。”

打午時水:端午節"打午時水”是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的傳統習俗,重午日的午時,陽上加陽,所以“午時水”有“極陽水”、“龍目水”、“正陽水”之稱。古人把打上來的午時水視爲大吉水,這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日午時驅邪最佳,具有辟邪、淨身、除障的效果。

《紅樓夢》裏的端午習俗

《紅樓夢》裏關於端午的筆墨並不多,但也蘊藏着豐富的端午習俗:

打平安醮:賈府由賈母帶領衆人在清虛觀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戲獻供,賈珍率領衆位爺們跪香拜佛。

賞賜端午節禮:元春賞賜端午兒的節禮,寶玉和寶釵一樣:上等宮扇兩柄,紅麝香珠二串,鳳尾羅二端,芙蓉一領。賈母多着一個香如意,一個瑪瑙枕。太太、老爺、姨太太的只多着一個如意。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單有扇子同數珠兒。大奶奶、二奶奶是每人兩匹紗,兩匹羅,兩個香袋,兩個錠子藥。

蒲艾簪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虎符係臂:端午以五色絲線係臂,可去邪祟、攘災異,帶來一年的好運。

治酒賞午:端午大家坐在一起團聚,飲雄黃酒或者蒲酒。《紅樓夢》裏因爲金釧跳井,王夫人召集的端午宴十分尷尬,大家相顧無言,寂寂而散。

喫糉子:林黛玉笑道:“大節下怎麼好好地哭起來?難道是爲爭糉子喫爭惱了不成?”寶玉和襲人嗤的一笑。

鬥草:鬥草是一種由採草藥衍生而成的民間遊戲,於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異草互相比賽,以新奇或品種多者爲勝。香菱和小丫環們鬥草弄髒了石榴裙。

關於端午節,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習俗和故事呢?歡迎留言討論。

往期回顧:

《紅樓夢》裏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丫環,才顯現了怡紅院的真實狀況

《紅樓夢》裏一道菜寫盡了賈家的富貴氣象,讓薛家望塵莫及!

酒裏乾坤大——《紅樓夢》裏因酒而起的悲劇有幾多?

寶玉捱打哭得最傷心的那個人,心中有多少委屈啊!

桃紅又是一年春——林黛玉爲啥和襲人一天生日,難道還有史湘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