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匿王讳日营斋”的故事,见于佛说经典《大佛顶首楞严经》中,经云:“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经文中的这个故事讲得很简略,乍看之下,与全经的旨趣似乎并无关联,初学楞严经的人,大都只是当成一个故事读了过去,这个故事在章节上的安排虽然很是突兀,似乎应有关联之意指,以往的解经之人,大都只是把“讳日营斋”解释为“祈福之举”,而未曾作出与全经旨趣有关联性的解读。

首先“讳日营斋”从形式上肯定是一场祈福之举,如果这只是一个独立的故事,那么所要表达出的就一定会是与祈福相关的含义,而当这段描述很是突兀地出现在楞严经的经文中时,就不应当只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了。想到般剌蜜帝传译楞严经的艰辛,如果这只是一个与全经经义并无关联的独立小故事,或者在传译的过程中已经被省略去了。要知道在佛经的传译过程中,在不同的佛经版本中,总会有不同的节略。

“讳日营斋”的这段描述,能够被般剌蜜帝保留下来,说明了这段描述对全经的意旨会有重要的导引作用。那么“讳日营斋”对楞严经义旨的重要导引作用会是什么呢?只是简单的“祈福”之意吗?并不是!因为楞严经的总指向是:“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祈福”是凡夫之人的著相之举,是背离楞严义趣的,所以呢,这段“讳日营斋”的描述不应当简单地解读为“祈福”。

“讳日营斋”这段描述在经文中的突然出现,如果只是为了点出一个恋著三界的祈福之举,那么佛陀接受波斯匿王的讳日营斋之请,或者亦有著相之嫌。当然了,佛陀依如来妙用,自然不会有著相之嫌。金刚经有云: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讳日营斋”的描述出现在经文之初,说明了这段描述是为了提醒学习楞严经的人,不要像当时法会上的阿难那样,只关注“生”,而忽略了对“死”的思索与考量。或者正是因为阿难的出家发心是为了“生之胜相”,所以才会遭有摩登伽之难考。当然了,每有难考,必生智慧,所以呢,才会有文殊将咒往护之举。“文殊”者,智慧之预也。想要学习楞严经、读懂楞严经的人,不能迷恋“生”,不能贪著“有”,只有敢于直面“死亡”的人,只有勇于洞察“死亡”的人,才能更好地读懂楞严经。

勇于洞察死亡的人,才能生起大智慧,正如经文中说的,会得到文殊菩萨的智慧之助。经文曰: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阿罗汉者,汝心之坚定也;菩萨者,汝心之慈悲也;文殊者,汝心之智慧也。而一切都需要源于对死亡的审视。

“讳日营斋”的这段描述,并非祈福,而是提醒学习楞严经的人,你可曾认真地审视过“死亡”。

弟子周襄写于离生别苑 2020 06 2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