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匿王諱日營齋”的故事,見於佛說經典《大佛頂首楞嚴經》中,經雲:“時波斯匿王爲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饈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經文中的這個故事講得很簡略,乍看之下,與全經的旨趣似乎並無關聯,初學楞嚴經的人,大都只是當成一個故事讀了過去,這個故事在章節上的安排雖然很是突兀,似乎應有關聯之意指,以往的解經之人,大都只是把“諱日營齋”解釋爲“祈福之舉”,而未曾作出與全經旨趣有關聯性的解讀。

首先“諱日營齋”從形式上肯定是一場祈福之舉,如果這只是一個獨立的故事,那麼所要表達出的就一定會是與祈福相關的含義,而當這段描述很是突兀地出現在楞嚴經的經文中時,就不應當只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了。想到般剌蜜帝傳譯楞嚴經的艱辛,如果這只是一個與全經經義並無關聯的獨立小故事,或者在傳譯的過程中已經被省略去了。要知道在佛經的傳譯過程中,在不同的佛經版本中,總會有不同的節略。

“諱日營齋”的這段描述,能夠被般剌蜜帝保留下來,說明了這段描述對全經的意旨會有重要的導引作用。那麼“諱日營齋”對楞嚴經義旨的重要導引作用會是什麼呢?只是簡單的“祈福”之意嗎?並不是!因爲楞嚴經的總指向是:“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祈福”是凡夫之人的著相之舉,是背離楞嚴義趣的,所以呢,這段“諱日營齋”的描述不應當簡單地解讀爲“祈福”。

“諱日營齋”這段描述在經文中的突然出現,如果只是爲了點出一個戀著三界的祈福之舉,那麼佛陀接受波斯匿王的諱日營齋之請,或者亦有著相之嫌。當然了,佛陀依如來妙用,自然不會有著相之嫌。金剛經有云: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諱日營齋”的描述出現在經文之初,說明了這段描述是爲了提醒學習楞嚴經的人,不要像當時法會上的阿難那樣,只關注“生”,而忽略了對“死”的思索與考量。或者正是因爲阿難的出家發心是爲了“生之勝相”,所以纔會遭有摩登伽之難考。當然了,每有難考,必生智慧,所以呢,纔會有文殊將咒往護之舉。“文殊”者,智慧之預也。想要學習楞嚴經、讀懂楞嚴經的人,不能迷戀“生”,不能貪著“有”,只有敢於直面“死亡”的人,只有勇於洞察“死亡”的人,才能更好地讀懂楞嚴經。

勇於洞察死亡的人,才能生起大智慧,正如經文中說的,會得到文殊菩薩的智慧之助。經文曰: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阿羅漢者,汝心之堅定也;菩薩者,汝心之慈悲也;文殊者,汝心之智慧也。而一切都需要源於對死亡的審視。

“諱日營齋”的這段描述,並非祈福,而是提醒學習楞嚴經的人,你可曾認真地審視過“死亡”。

弟子周襄寫於離生別苑 2020 06 2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