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遊】近日,世界邦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的消息再一次讓旅遊業者感到一絲寒意。

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我國旅遊相關的企業一共註銷和吊銷了3萬家。其中5月份註銷吊銷量最多,達0.9萬家,環比4月增長30.6%。

各月註銷吊銷的旅遊企業數量如下:

疫情以來,旅遊業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但真的有數據顯示的如此慘烈嗎?

重災區:旅行社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範圍內名稱中包含“旅行社”的在業、存續企業一共有15.3萬家,其中存續企業有12.1萬家,在業的企業有3.1萬家。

從經營狀態來看,目前已經註銷的旅行社相關企業有11.4萬家,佔比總註冊量的40%;已吊銷經營的旅行社相關企業有2.0萬家,佔比總註冊量的7%。

且慢,這裏面的“旅行社”和一般意義上的旅行社並不相同。

北京易和展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苗慧敏對品橙旅遊表示,2018年發改委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殭屍企業”及去產能企業債務處置工作的通知》,其明確提出“在2020年底前符合破產清算條件的殭屍企業,一律應堅決破產清算”。所以近一兩年,原殭屍企業清算、註銷比較多。

此外,從註銷的數據中看註銷的“旅行社”應該包括“分支機構”或“服務網點”,即門店或分社單獨統計數據。她認爲,如果一家大型旅行社公司從對外公告清算或破產至完成工商註銷,少則半年,多則將長達兩三年之久。

經查,5月15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國旅行社總數爲38943家。可見,這一數據中的“旅行社”很多並不是總社。

但即使這樣,從比例上來看,旅遊企業依然在此次疫情期間遭受重創。

從過去十年旅行社相關的企業註冊量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2014年之前,旅行社相關企業的年註冊量沒有較大波動,2014年之後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趨勢,除2018年的短暫回落,2019年註冊量達3.6萬家,是過去十年中註冊量最多的一年。

但從2020年2月開始,旅行社相關企業註冊量出現斷崖式下跌。今年1月至5月,我國旅行社相關企業註冊量爲4736家,與去年同期相比,註冊量同比下跌63.8%。

有業者分析該數據認爲,一般旅行社現金流大,而無固定資產、儲備金,能堅持4個月已屬不易,許多企業在5月份陷入了困境並不意外。

特別是北京這一北方最大客源地和目的地再次受疫情影響,拖累各地跨省遊都難再重啓,對於各個旅行社打擊較大。而即使開放跨省遊對於出入境社意義不大,旅遊企業依然求生艱難。

另一受影響的板塊是酒店業。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相關報告,74.29%的酒店和民宿選擇直接閉店,平均閉店天數達到27天,2020年前兩個月,酒店和民宿類等住宿企業營業額損失超過670億元,全國租賃式公寓損失約爲7億元。而企查查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有1.3萬家酒店相關企業註銷、吊銷,但隨着國內市場的回升,酒店業的復甦從高端向低端蔓延,比旅行社的生存狀況略好。

哀鴻遍野的旅遊行業就沒有亮點了嗎?危中有機,數據顯示,還有兩個細分板塊頗有看點。

旅遊文創後勁足

隨着中國旅遊市場的火爆升級,旅遊紀念品行業市場需求由冷清走向了旺盛。

在故宮文創實現10億元銷售額之後,一個龐大的旅遊文創市場浮出水面。數據顯示,發達國家旅遊購物佔旅遊收入的比例在60%至70%,目前我國這個數字還不到40%,讓人入眼入心的文創產品有着廣闊的市場。

2013至2019年,全國旅遊紀念品企業註冊量呈逐年上升趨勢。據統計,2015年國內旅遊人數達到了40億人次,當年旅遊紀念品企業註冊量猛增,較2014年增長了52%;2019年註冊量最多,達7542家。

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旅遊紀念品企業的註冊量驟降,2020年2月註冊量僅68家,較2020年1月環比下降了80.6%;隨着疫情的逐漸好轉,旅遊行業緩慢復甦,2020年3月旅遊紀念品企業的註冊量又有所回升,較2月環比上升了425%。

“文創產品代表着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旅遊形象,它除了帶給遊客無盡的美好回憶和紀念,更是將當地的歷史與文化撒播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文創產品最終還需迴歸文化的本質,做到與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真正融合,才能具有持久的市場生命力。”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李朋波說。

但數據顯示,旅遊文創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現象並沒有得到改善。企查查數據顯示,2018年旅遊紀念品相關的知識產權信息最多,但也僅有509條,而到了2019年僅有256條,較上年下降了50%。

“旅遊紀念品之所以同質化嚴重,一方面是由於有關部門缺乏把創意轉爲產品的產業鏈支持;另一方面是由於政府缺乏對旅遊紀念品這一行業的指導保護政策,創意難、仿造易的現狀使創意設計者的收益難得到保證,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他們的創作積極性。”企查查相關調研員表示。

定製遊彈性較高

互聯網改變了人們出行和預定習慣,信息不對稱不斷被打破,商業交易效率不斷提高,個性化定製遊也備受歡迎。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2044家定製旅遊相關企業,在業存續的企業有1759家。近來的定製旅遊服務更是做的風生水起,2019年相關企業註冊量達到417家,較2015年上升了123%。

目前來看,定製遊公司除了提供的產品較爲契合市場需求外,其抗擊打的柔韌度也要好於一般的旅遊企業。鴻鵠逸遊總經理郭明對品橙旅遊分析說:“疫情期間,定製遊是比其他品類的旅遊產品受到的影響相對小些,原因在於定製遊離客戶最近,通過溝通可更改內容,延遲出發時間,調查預算水平等靈活度高,此外,定製遊沒有庫存,正現金流的特性使得定製遊企業彈性略好於一般的旅遊企業。當然品牌、獲客渠道、資源及服務流程也會尤爲重要。”但也有其他定製遊公司負責人表示,即便如此,如果情況依然沒有好轉,大部分定製遊企業也將難以爲繼。

此外,目前定製旅遊市場由於模式的尚不成熟,使得各場內玩家對於定製旅遊的理解和實際的操作方式都不一樣,由此導致了各家定製程度以及定製方式的不同,同時引發的問題是各家對於定製師的培養目標都無法達成一致。

在資本市場上,雖然定製遊企業的表現好於傳統旅行社,但定製旅遊相關品牌的融資情況主要集中於天使/種子輪,佔比超50%,融資達C輪以上企業僅佔7.14%,同時新三板/上市企業僅有兩家,資本進入表現欠佳。

整體來說,定製旅遊作爲介於跟團遊及自助遊之間的一種旅遊模式,使得以跟團遊或自助遊產品爲生存根本的企業開始認知到自身產品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可改進的方向,半標品化或是值得業內思考和改進的一個方向。

可見,疫情雖然帶來了生存壓力,但同時其負面影響也正在倒逼旅遊行業轉型升級。

(品橙旅遊 Lis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