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打游击战为何无往不胜?全赖他的6大游击方针,5大作战要领!

引言

我国是有着5000年文明的世界文明古国,历经风霜的历史也并非一帆风顺,也曾经有着屈辱的时刻,就比如曾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中,我国涌现出了许多,为祖国奉献的英勇将领,他们牺牲自我来保全国家,真正的做到了,用自己的热血来捍卫祖国的领土。在曾经的抗日战争中,我们的国家由于并不先进的国家制度而饱受欺辱,面对重重困难,我们的战士并没有就此妥协,用着"小米加步枪"打赢了那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我国的开国元勋粟裕大将军,原名粟多珍,早早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建国以后,他被称为"没有元帅头衔的元帅",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他曾参加过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枪,抗战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

这位将军在与外敌对抗时,极善于运用游击战术,以这种灵活多变的战斗方式来,尽量减少当时军队的损耗,那么这位抗日英雄战斗中无往不利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得益于他的六大游击方针,以及五大战斗要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以小博大,方显英雄本色

当时的日本在被外国侵略突然打醒以后,他们早早的明白了,有实力才能在国际有话语权,所以结合他们的传统武士道,发展军国主义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他们的军人都有一种悍不畏死的精神,这也让中国人民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当时的红军战士,多半是从乡间地头临时征召上来的,自然无法同那些军国主义的狂热分子相比较,在明白了这点以后,粟裕将军结合游击战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六大游击方针。即:

(1)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的胜利

(2)意图不是消灭敌人,而是消耗敌人

(3)支配敌人的心理,掌握战争的主动

(4)积极发动进攻,尽量减少防御

(5)行动飘忽不定,不合常理

(6)深入敌人后方,更易取得胜利

游击战在我国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在汉初便被运用于战争,《汉书·匈奴传》中记载:"汉朝的部队与外敌进行战斗,游击了十多天。外敌一点便宜都没有占到"。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游击战,适用于那种敌强我弱的不均衡战争是以小博大的良策。至于减少士兵伤亡的好方法,栗裕将军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最少的人数,却能让敌军时刻处于戒备状态,神经高度紧绷的状态下,只要出现一丝懈怠,便给了这些处在暗处的战士们以最小的伤亡来取得战斗的胜利的机会。

二、小胜不断,累积奠定胜局

如今的电视剧中,其实很多的战斗都与事实不符,动不动就是一场大胜歼灭日军几万,十几万人,虽然看起来很过瘾,但不得否认的是,这样的电视剧其实是在扭曲历史,因为当时我国的战士并未经过系统的培养,所以电视剧中一个从来没读过书的人,便能制定出一个完善到极致的计划来取得一场大胜,都是与现实不符的。事实上粟裕将军所制定的游击战斗要领虽然并不轰轰烈烈,但这才是抗日战争作战的实际指导思想,即:

(1)分析敌人的行动,并反其道而行之,敌强我弱则暂避锋芒,敌弱我强则主动出击

(2)不求偶尔大胜,只求经常小胜

(3)不在敌人的包围圈以内,要反过来包围敌军

(4)所有的作战行动都要迅速结束,不论输赢目的只在消耗敌方战斗力

(5)有合理运用冷兵器,在没有枪支弹药的情况下,最迅速的去结束敌人的生命

这五大游击作战要领看起来并不是多么的复杂,却通俗易懂,当时的战士能够以此创造出更多的游击战术,能够更好地利用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的优势,利用地形来对敌人的进攻进行最有力的阻碍。如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破袭战、围困战等。便可以看作是这五大游击作战要领所延伸出的作战方式。小规模的作战不停胜利,也就奠定了大战局的胜利

三、善用游击,战斗中无往不胜

粟裕将军,结合了自己所领导队伍的特点,合理的运用游击战术,让他在战争中无往不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停地进行小规模的战斗,让敌军的士兵时刻神经高度紧绷,以此来慢慢的降低敌军队伍的作战能力,总攻时便能够将我方士兵的损耗减到最低。抗日战争中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等战斗中,粟裕将军凭借对游击战的灵活运用屡建奇功。而后在淮海战役等战役中,粟裕将军更是凭借自己的军事天赋,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结语:在历史上,掌握游击战精髓的将领,在有军事天赋的同时又善于攻心,也就代表了能够在战斗中无往不利。试问有粟裕此等才能的将领又怎么不让我们钦佩?我军又怎能不战无不胜?

秉承前人先贤的优良品格,为伟大复兴而奋斗,为自己的幸福梦想而努力奋斗!喜欢的朋友请多多关注,别忘了点赞转发传播正能量!祝您年年行大运,心想事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