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0

40秒回顧北斗發射高光時刻。視頻來源:人民日報新媒體

6月23日9時43分,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至此,北斗全球星座部署圓滿收官,中國人終於建成了屬於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建成,這事有多重要?

逆襲

先從1991年海灣戰爭講起。

那一年,當全世界電視機前的觀衆看到美軍一枚導彈精確穿過前一枚導彈炸開的洞口,鑽入目標內部爆炸時,都震驚了。

人們第一次見識了精密制導武器的威力,從此人類戰爭史多了一個概念:“外科手術式打擊”。

美軍能這麼“橫”,靠的就是自己研發的GPS系統。彼時美國風頭無兩,以至於許多美國品牌都成了所在品類的代名詞:美國吉普成了越野車的代名詞,美國席夢思成了彈簧牀墊的代名詞,美國GPS成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的代名詞。

外行看熱鬧,內行心中急。“外科手術”今天能發生在中東,明天也能發生在遠東。

之後,世界各國紛紛開始研製自己的GNSS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洲的伽利略,還有中國的北斗。

“導航衛星俱樂部”成員。圖源:中國航天科普網

1994年,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毅然決策啓動北斗一號工程,進行試驗探索。

彼時,美俄各發射了20多顆衛星,已完成了全球組網,中國面對的卻是西方國家嚴密的技術封鎖。

中國把希望投向處於同一起跑線的歐盟,希望能加入“伽利略”計劃共同研發,但在關係國家重大競爭力的合作中,自身沒有過硬實力和核心技術,往往難有對等交流,多輪頻譜合作談判進展緩慢。到2007年,中國還被“踢”出了伽利略計劃。

好在中國一直有個法寶:獨立自主。在積極尋求國際合作的同時,中國也從未放棄過自力更生。2007年4月初,首顆北斗導航衛星如期矗立在發射塔架上;13年後的今天,第55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絕活

“北斗系統的技術和能力水平,對標的是世界一流。”

在賽道趕超上,中國還有個法寶:“三步走”。北斗的“三步走”戰略是:北斗一號系統,解決“有無”;北斗二號系統,追趕國外;北斗三號系統,比肩超越。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三階段部署。圖源:“中國航天日”微信公衆號

北斗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比,有哪些獨家絕活兒?

第一個:多軌道衛星,帶來更高精度。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說,北斗系統採用三種軌道衛星組成了混合導航星座,這可以保證在全球任何位置、任何時間都可以給出精準的定位。

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比,北斗的高軌衛星更多,抗遮擋能力強,尤其在低緯度地區性能優勢更爲明顯。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等導航系統,都基本分佈在單一高度軌道上。

第二個:短報文系統,北斗可以“發短信”。

“北斗系統創新融合了導航與通信能力,北斗三號全球系統進一步提升了北斗獨有的短報文通信服務。”楊長風說,在應急情況下或是沒有移動通信信號的區域,裝有北斗短報文模塊的北斗終端可以通過短報文進行緊急通訊,不僅能讓用戶知道自己“在哪兒”,也能告訴別人“發生了什麼”。

目前,北斗三號的信息發送能力已從原來的一次120個漢字,提升到一次1200個漢字;通信帶寬也進一步提升,從50萬用戶能力提高到500萬用戶。

據介紹,完成全球組網後的北斗三號系統,比北斗二號系統的服務能力提升約10倍,有望成爲全球最精準的衛星導航系統

更關鍵的是,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斗三號衛星總設計師陳忠貴介紹,北斗導航衛星單機和關鍵元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完全做到了自主可控。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介紹。圖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產業

GNSS系統起初是爲了軍用,轉爲民用後,創造了巨大的應用市場。這樣的故事,我們已在計算機、互聯網等產業無數次看到過。

北斗產業也不例外。《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介紹,截至2019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達到3450億元人民幣;相關企事業單位數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人。

這麼大市場,這麼多從業者,我們在哪兒能找到北斗呢?

其實,北斗一直在我們身邊。

比如目前申請進網的手機中,支持北斗的手機達70%以上,北斗高精度及北斗輔助快速定位用戶已突破5億。我們平日裏手機的定位功能,很多就是由北斗系統提供的。

只不過,由於手機定位幾乎都兼容多個衛星導航系統,並不會顯示哪一刻的服務是由北斗提供的、哪一刻是其他系統提供的。現在市面上有不少搜星定位APP,可以查看手機接收到的是哪些衛星的信號。

北斗定位功能。圖源:人民日報微博

此外,北斗還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時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可以說,北斗是離百姓生活最近的“大國重器”。

截至2019年底,國內超過650萬輛營運車輛、3萬輛郵政和快遞車輛,36箇中心城市約8萬輛公交車、3200餘座內河導航設施、2900餘座海上導航設施已應用北斗系統,建成全球最大的營運車輛動態監管系統。

在防控新冠疫情期間,這一系統發揮了巨大作用。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建設GNSS系統都是件“燒錢”的事。把民用市場做大、開闢更多商業應用,就意味着可以調動市場的力量建設北斗,進入投入-產出的良性循環,從而在完成國家戰略的同時,也爲社會創造出更多中高收入崗位。

當美國SpaceX公司的商業火箭已數次往返天際時,我們也要看到,北斗商用市場的開發依然任重道遠。但正如楊長風對島叔說的那樣:“衛星導航只受制於人們的想象力”。

北斗三號發射升空。圖源:央視新聞

文/螺螄道長

編輯/雲中歌

熟悉的廣告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