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布從鹿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服務中心獲悉,自去年7月中山公園封閉施工以來,新打造的中山公園目前已基本成型,工程進入收尾階段,預計今年底可以完工。

據瞭解, 1927年2月,溫州各界人士爲紀念孫中山先生籌款建造中山公園,並於1930年10月落成。這裏曾是溫州人必去的“打卡地”,裏面的兒童樂園更是一代人兒時流連忘返的地方。

晚晴東院 劉偉 攝

中山公園整體按照東、南、西、北四大區塊進行主題化劃分。

東區以東城濠文化爲核心,打造親水文化體驗區;

南區圍繞東山書院、飛霞尤是等景點,尋訪千年書院的風雨變遷;

西區圍繞謝村紅葉、池塘春草、赤壁夕照、留雲晚眺等景點,突出謝靈運主題,打造積穀山核心文化區;

北區通過中山紀念堂等景點,讓後人追思先賢,砥礪前行。

目前,中山紀念堂前的路面已基本鋪裝完畢,綠化景觀區域泥土也已填埋,將做進一步美化提升。據悉,改造提升後的中山紀念堂,將在原有的基礎上,突出場所精神、溫州文化。

在中山紀念堂東側,重建的中山橋和旁邊的仿古涼亭已基本完工,橋樑橫跨在護城河之上,顯得頗有氣勢,橋頭兩側堆積着一些建築材料。接下來,將對橋樑欄杆和亮化進行施工,以進一步提升整體景觀效果。

中山橋 趙用 攝

中山橋效果圖

據瞭解,原中山橋建於1930年前後,後因城市建設一度被拆除。仿建的中山橋水面至橋底淨高2.65米,長度31.2米,寬度6.1米,建成後將成爲公園路十景之“濠河泛月”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與公園路、華蓋山景觀融爲一體,展現原汁原味的老城風貌,重現老城記憶。

目前,護城河沿途的遊步道、涼亭等已基本建好,各種不知名的古樹散落在公園各處,似乎都在期待着與市民見面。不遠處,工人正站在腳手架上對一棟歐式的仿古建築進行修整。

在中山公園南面,兩幢古香古色的四角中式建築引人注目。“晚晴東院”景點的主要建築,目前建築主體結構和內部地面都已完成,正在對門臺、周邊花壇等做進一步收尾,接下來還計劃對建築內部進行布展,以展現濃郁的本土文化特色和歷史底蘊。

來源:溫州發佈

資料:鹿城區委宣傳部、溫州日報

記者:胡笑銀

編輯/版式:周斌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