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多以来,机构抱团成为了市场最大的趋势,大批的个股被众多基金扎堆持有买入迭创新高,而相对于抱团股其他的个股表现则乏善可陈。那么,今天就跟大家来解释一下关于抱团类个股的几个问题。

2019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抱团趋势越来越明显,如果从估值来看,抱团股还能涨吗?

以外资大消费科技持股作为国内核心资产的代表,其PB和PE估值均达到历史98.9%、100%分位数水平,类似2015年5月、2018年1月、2019年4月、2020年1月。除了消费,医药和科技都处于历史较高的估值水平,股价也都是迭创历史新高。

但如此之高的估值,为何越涨越凶?相反,低估值的银行和地产,反而越跌越低呢?

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机构抱团非过去的机构抱团,并没有严格意义上风格界限。并非所有人都仅仅将抱团方向限定在医药或者消费,而是每一个值得长期看好的赛道当中好的潜力企业都被重仓持有,而且长期持有。2017年以来,外资流入、机构配置,让核心资产概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吸引居民加速配置。随着A股美股化推进,核心资产长牛已在途中,中国核心资产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备稀缺性,成为QE时代下抵御贬值最好的“非卖品”。

也就是说,在当前新的经济环境下,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除了这些优质企业的股权,没有什么资产可以长期带来财富增值。所以,就算贵在流动性的长期支撑下也看不到趋势的拐点。所以,现阶段的抱团股我们不要用过去传统的估值眼光去看待,而应该站在时代的趋势背景下去分析。

在我国的居民资产配置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比例依然失衡的情况下,核心资产的长期牛市是毋庸置疑的。

那抱团股就完全没有风险?

如果以核心资产整体来说,虽然估值高但并没有明显的高估和泡沫化迹象,系统性风险现在看不到。但单就具体的个股来说,还是存在一些风险的,一些个股中途被剔除出核心资产的概率也有。所以,要不断提高对个股筛选的标准,才能确保你选的个股不被剔除出抱团方向。

会不会有一些外部因素的冲击让抱团瓦解呢?像疫情,中美争斗等等这些,会不会有一些事件的突然发生打破抱团呢?

历史上,外部冲击对抱团的确有影响,最为典型的就是2015年四季度,科技抱团解散,源于IPO、再融资、重组、减持全面收紧。

但要注意,导致抱团结束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是否对抱团行业的发展前景造成了重大影响。如果,没有伤及根本,抱团会一直持续。但如果,被抱团的行业基本面出现了根本性破坏,那么抱团就会快速瓦解。

因此,抱团个股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扭转前估值高不是会下跌的主要原因,但如果基本面发生了变化,抱团就会快速消散。估值从高位向均值回归,将是大概率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