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先扶志

自力更生奔小康

阿勒泰市:儲備草料 助力脫貧

進入6月,阿勒泰市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二牧場大哈拉蘇分場的村民們正忙着收割苜蓿等草料作物。

苜蓿是農牧民飼養牲畜的首選飼草,早在開春之際,工作隊及村“兩委”班子成員就開展入戶摸排工作,及時瞭解村民所遇到的困難,當得知村民沙依扎提·哈買提正在爲家裏25畝苜蓿種子發愁時,阿勒泰市自然資源局(林草局)駐阿勒泰市二牧場大哈拉蘇分場工作隊立即將免費苜蓿種子送到了他家。

沙依扎提·哈麥提說:“年初的時候,一直爲買苜蓿種子發愁,工作隊知道後,就把種子送到了家門口,解了我的後顧之憂,現在苜蓿可以收割了,牛羊喫的飼草料也有了着落,讓我心裏踏實了很多,感謝工作隊的幫助。”(來源/阿勒泰市零距離)

布爾津縣:文化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

6月21日—23日,阿勒泰地區圖書館帶領布爾津縣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服務小分隊,分別來到布爾津縣各鄉(鎮)貧困村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和“扶貧扶志感恩奮進”文化巡迴服務活動,爲當地農牧民羣衆送去精神食糧。

在杜來提鄉喀拉塔勒村和阿肯齊村,活動在歌曲《脫貧攻堅》中拉開序幕,《歌唱黨的好政策》唱出了近年來鄉村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村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受教育,寓教於樂的形式進一步增強了宣講吸引力。

活動中,小分隊工作人員向各族羣衆開展了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禁毒等相關知識的有獎答題活動,爲各村送去了600冊精選圖書,既充實了村圖書室的書籍,又滿足了各族農牧民的文化需要。(通訊員/加孜拉 莎拉班)

吉木乃縣:一雙手創造一個幸福的家

吉木乃縣恰勒什海鄉阿克木扎村村民阿扎提古麗·吾尼爾汗,靠着一雙勤奮的雙手,摘掉了“窮帽子”,過上了幸福生活。

“那時候的日子過得很不好,家裏窮得很。”談起過去那段貧困日子,阿扎提古麗·吾尼爾汗忍不住紅了眼眶。

2014年,阿扎提古麗·吾尼爾汗被列爲建檔立卡貧困對象。在摸清她家庭狀況後,工作隊和村“兩委”第一時間爲她申請了低保救助,這讓阿扎提古麗·吾尼爾汗的生活負擔大大減輕,她也開始尋謀着怎樣能讓生活過得更好點。

阿扎提古麗·吾尼爾汗說:“光靠幫扶致不了富,只有自己腳踏實地實幹,有事做、有錢賺,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爲此,她有了發展牛羊養殖的念頭。在鄉政府和村委會的幫助下,阿扎提古麗·吾尼爾汗領到一頭扶貧牛,並申請了3萬元的小額信貸,又購買了3頭牛,擴大養殖規模,在她精心的養殖下,有了可觀的回報。

現在的阿扎提古麗·吾尼爾汗住着寬敞亮潔的房子,有着穩定的收入,生活保障不愁,是村裏“脫貧穩定、收入穩定”的典型。2019年,阿扎提古麗·吾尼爾汗身上的標籤又多了幾個,聯戶長、調解員、宣傳員、衛生監督員等,她負責的片區永遠是村裏衛生最好的、鄰里關係最和睦的。

現在的阿扎提古麗·吾尼爾汗臉上洋溢的滿是幸福,連眼角里都藏着生活的甜美,用她的話來說,現在的生活連空氣都是甜的。(通訊員/雒琛)

福海縣:3萬畝小麥進入灌漿期

眼下,福海縣3萬畝小麥揚花抽穗,進入灌漿期,長勢喜人。

6月22日,在福海縣一農場小麥種植戶姚平的小麥地裏,農業技術人員正在爲他講解小麥種植田間管理的注意事項,抽樣監測小麥長勢情況,看到小麥長勢良好,姚平對自家的170畝小麥的收成有了底氣。

姚平說:“今年種植一畝小麥有320元補貼,而且今年小麥播種得也比較早,搶墒播種,爲小麥生長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小麥揚花灌漿期是籽粒形成的關鍵時期,及時灌溉補水有利於增加小麥粒重。福海縣一農場農業技術人員及時深入到田間地頭,對農戶如何做好灌漿期田間管理進行指導服務。

福海縣一農場農機站站長馬雲飛說:“首先要提醒種植戶,注意關注天氣情況,嚴防大風天氣和暴雨天氣灌溉,其次是多施鉀肥,使作物增加它的千粒重,提高作物產量,最後是抗倒伏,爲今年的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福海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王呈)

阿勒泰新聞網綜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