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现在互联网第一梯队的公司都是诞生于2000年左右,比如腾讯创立于1998年,阿里巴巴创立于1999年……而互联网第二梯队的公司都诞生于2010年左右,比如美团和小米都是创立于2010年,滴滴创立于2012年……

更有意思的是,2010年之后成立的互联网公司,要么被阿里巴巴收购,要们被腾讯投资,逐渐形成了以两大巨头为核心的“阿里系”和“腾讯系”。在当下中国市值排名前五的互联网公司中,除了阿里之外,其它四家都是腾讯系的公司。

而且就在2018年,腾讯系的公司开始扎堆上市,其中美团现在的市值高达9338亿元,拼多多市值也达到了7218亿元。当然,除了已经上市的公司之外,腾讯系还有很多没上市的“独角兽”,它们早已是行业的领头羊,比如高度垄断智能出行领域的滴滴,其估值已经达到了5000亿元。

如今,在中国的智能出行领域,确实找不到一个可以与滴滴一较高下的对手。所以很多人就有个疑惑,同为腾讯系的美团、拼多多都上市了,为什么滴滴就是不上市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滴滴根本就不差钱,所以不急着上市。像美团、小米选择上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钱,需要通过上市来募集资金,让公司有更好的发展。而滴滴虽然一直在亏损,但它融资的金额高达上百亿美元,即使连续亏了几年,也还有大量的资金储备,根本没必要上市融资。

第二,对于滴滴来说,现在的估值太低,上市不划算。前面说了,滴滴现在的估值是5000亿元,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而且,估值并不等于市值,当初小米、美团上市之后,市值都是大打折扣。所以滴滴需要一个更高的估值,毕竟它本身融资就融了上百亿美金了,估值没有达到预期的时候就启动上市肯定不划算。

第三,滴滴的信任危机仍未解除,不利于上市。经过几年的野蛮增长之后,滴滴存在的问题开始在前两年大规模爆发,最后因为顺风车事件导致口碑跌落谷底。最近,滴滴宣布顺风车业务已经陆续上线,但是用户的防备心真的解除了吗?并没有!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上市,无疑是自取灭亡。要知道上市之后如果再发生类似的事件,那可能真的是灭顶之灾了!

总之,对于滴滴来说,还没有到真正适合上市的时间。而且滴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年不断扩张业务,或许就是在为上市作准备。此外,滴滴的口碑也确实需要时间去扭转,如果哪天写关于滴滴的文章,评论区没有那么多骂声了,那可能就是适合滴滴上市的时候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