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首古詩詞#

在古代,劍是君子的象徵。君子佩劍不輕易贈人,一旦贈劍便代表着二人知己相惜的情義。《史記》中就記載了一則“季札掛劍”的故事:

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爲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

季札掛劍,便是古代君子贈劍的典型,只可惜季札贈劍的情義終成遺憾。後世士人君子也多有贈劍之舉,文人墨客與好友之間的贈劍之情也常見詩詞之中。

比如唐代詩人劉叉知道好友姚秀才喜愛自己的小劍,便於臨別之際相贈,並囑託“臨行瀉相贈,勿薄細碎仇”!明代也有“寶劍相持贈,關河意氣多”的佳句。

就連一向以田園隱逸著稱的孟浩然也曾有贈劍的任俠磊落之作,且來欣賞孟浩然的這首《送朱大入秦》: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遊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朱大是孟浩然的好友,曾有心入仕,卻屢不得意,因而便如李白一般仗劍放歌、雲遊山水。而此詩是朱大將入三秦之地遠遊,孟浩然爲之送別而作。

起句“遊人五陵去”緊扣詩題“送朱大入秦”,遊人便是朱大,“五陵”指漢代五陵,意指秦地。

緊接着一句“寶劍值千金”驀然轉入描寫寶劍,卻是接地突兀,令人有些措手不及。細讀之下,實則有其內在聯繫:此句直接引用曹植《名都篇》中的名句,其意也是以報國無門只好終日遊玩的“京洛少年”來比喻朱大,同時引出臨別贈劍之舉。

後兩句便是描繪臨別贈劍的情景:“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價值千金的寶劍,臨別之際脫手相贈,毫不猶豫,大有疏財重義的慷慨之風。而贈劍之中寄託的“一片心”遠比千金可貴!

這“一片心”是什麼樣的心?是情義?是厚望?還是勉勵?詩中未說,但正是似說未說更妙,更能激發人的聯想:一片仗義之心、一片報國熱情、一片君子情義……細細咀嚼,君子贈劍,其情深遠、其味深長。

短短四句二十個字的小詩,卻頗有慷慨激昂、任俠磊落之氣,這在孟浩然的詩集中也算是少有的。不過此詩卻有一疑:是孟浩然贈劍給朱大?還是朱大贈劍給孟浩然?

從詩題看,是朱大遠遊,一般當理解爲詩人贈劍給朱大。而從詩句看“寶劍”緊接“遊人”句而來,遊人“去”,寶劍“脫相贈”,似乎也可理解爲是朱大贈劍給詩人。

就好比中唐詩人劉叉贈劍,便是劉叉遠遊、姚秀才送別,劉叉將自己的小劍留贈給姚秀才。而且朱大仗劍放歌,有燕趙之風,贈劍之舉更像出自其手。只不過詩中未說,史料未載,卻是成爲千古疑案了。

其實不論是誰贈劍給對方,重要的都是這“平生一片心”,孟浩然與朱大都是報國無門、心有抑塞之氣,而二人又都是豪爽重義之人,惺惺相惜,這一片心既是詩人之心,也是朱大之心!

君子贈劍,不論千金,只惜一片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