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錯刀頻道

疫情的衝擊還在持續,但餐飲行業這次卻不會坐以待斃了。

幾個月前,在疫情最嚴重的那幾天,疫情給餐飲行業造成了約5000億元的損失,大多數的企業都被迫進行線上線下的聯合,憑藉大數據和外賣實現回血。

危機再次降臨,外賣已經不僅僅是救命稻草,而成了餐飲行業加速發展的催化劑,助力餐飲企業迎來新的春天。

6月18日,中國飯店協會攜手餓了麼打造了“首屆中國外賣節”, 活動由中飯協及杭州市政府主辦,阿里本地生活承辦,將依託“6·18”的巨大動能,打造線上線下聯動的消費狂歡。

餓了麼是憑藉什麼撐起了這麼大場面?

1.找到用戶的尖叫點,實現外賣的3.0進化

餓了麼爲什麼要打造“首屆外賣節”,還要從外賣發展的三個階段說起。

1.0階段:外賣成爲常規的用餐方式

在最開始很多人點外賣是因爲沒空做飯或出門喫飯,叫外賣只是一種“迫於無奈的選擇”。

2008年,餓了麼以“Everything 30min”爲使命,將外賣培養成中國人繼做飯、堂食後的第三種常規就餐方式。

如何判定用餓了麼點餐已經成爲一種常規就餐習慣呢?

根據餓了麼數據顯示,消費者平均每週必點外賣三次或三次以上,要知道餓了麼的主要用戶是一二線年輕人,尤其是北漂和滬漂,他們每週在家做飯的次數也就兩到三次。用餓了麼的次數已經和做飯的次數一樣了,說明叫外賣已經和做飯一樣,成爲他們的日常用餐習慣。

而且消費者使用餓了麼還有一個現象,就是週末的訂單,往往比工作日高,明明有時間出去喫大餐,卻有更多人選擇在餓了麼上點餐。

在這個階段,外賣成了更便利地享用美食的剛需。

2.0階段:外賣消費品質化。

當外賣成爲一種常規的就餐方式,就會開始對外賣的食物、服務提出更高要求。

在一二線城市,越來越多辦公區的單筆交易金額達到40到50塊,客單價的提高,對平臺的品牌價值、產品質量、服務的要求也更甚。

因此餓了麼一直在加大對高端餐飲的覆蓋力度,一些在高端商圈纔有的品牌,火遍大街小巷的連鎖餐廳也都能在餓了麼上找到。

在這個階段,爲了喫得更好而上餓了麼的用戶,也越來越多。

3.0階段:外賣消費多元化。

當互聯網洶湧潮臨時,餐飲被推到了更多消費場景中去,從個人餐到團餐,從工作餐到家庭餐,不僅如此,從餓了麼後臺數據可以發現,訂單越來越多走到了網吧、KTV、醫院、酒店、健身房等等場景裏,在外賣的幫助下,餐飲對各行各業的滲透率越來越高,像去年餓了麼雙11當天售出休閒娛樂套餐29萬套、美容美髮套餐13萬套、KTV套餐1.0萬套。

除了場景更加多元化,像下午茶、宵夜等用餐時段,也越來越受歡迎,上海靜安區的一位白領女性, 12 天點了10 頓烤串,光是夜宵已花費數千元。

這個階段,外賣,早已經超出“正餐”、“喫飯”這些範疇,變得多元化。

到今天爲止,“餓了麼”專注做外賣,已經有近12年時間,這12年外賣經過了這被選擇、品質化、多元化三個階段的發展。

餓了麼要想助力餐飲行業,必須要從這三個維度尋找用戶的尖叫點,首屆外賣節的一系列市場動作,就滿足了現階段的用戶和市場需求。

2.從用戶痛點出發,做外賣也要懂年輕人

找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和核心,現在年輕人喫外賣有哪些痛點?

首先是喫什麼?

外賣平臺上各種各樣的品牌讓消費者眼花繚亂,分分鐘選擇恐懼症。針對這個痛點,首屆中國外賣節上推出大牌超級C位,各種大品牌餓了麼都替你選好了。

大牌C位,不僅有各種大牌供你選擇,品牌還會提供驚喜爆款折扣。

像真功夫的43.5元的酸湯肥牛套餐,在C位大牌專場只需要18.8元,肯德基、麥當勞等低至1折的活動更是買到手軟,從早餐到正餐到下午茶到夜宵全部安排好,生鮮超市爆款一併一網打盡。

品質商戶和渠道聯合營銷,進一步縮短了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讓消費更快發現品牌,產生記憶。

其次是怎麼喫得好?

餓了麼聯合口碑,首屆中國外賣節期間,餓了麼將充分聯動支付寶、淘寶、高德,協同阿里生態優勢,在全國數十個城市推出小龍蝦節、夜宵音樂節等活動。

同時,阿里本地生活還與杭州市商務局攜手推出了“餓了麼口碑街,在外賣節期間,有超過100萬餓了麼商家加入天貓618,各種人氣爆款齊上陣,保證喫得爽。

例如熱辣沸騰的小龍坎火鍋、甜辣銷魂的周黑鴨、喫香喝辣的探魚、火辣江湖的李不管等大牌。

根據餓了麼和中國飯店協會聯合發佈的《2020本地生活新服務消費趨勢》顯示,除了各種爆款美食,在外賣節期間,迪卡儂、新華書店、萬豪酒店、國大藥房、全國12家博物館、悅詩風吟、智慧菜場也紛紛上線餓了麼,開啓“跨場景消費 即時配送”新模式。在餓了麼線上買菜、買藥也將成爲一種習慣。

同時,餓了麼還宣佈100%遷至阿里雲,可支持1億人同時點單,無疑是一場外賣消費狂歡。

最後是怎麼喫得便宜?

在外賣節期間,餓了麼推出各種優惠活動,如滿減、減免配送費、折扣套餐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折扣套餐力度不止5折。

首屆中國外賣節活動抓住了行業的關切,得到行業企業廣泛響應。包括海底撈、麥當勞、漢堡王、達美樂等餐飲品牌,好利來、味多美、85度C等休閒西點品牌等2000餘家品牌企業線下門店報名參加了在餓了麼平臺上線上促銷活動。

這次外賣節是在疫情影響下,餐飲行業積極展開自救和轉型升級的背景下舉辦的,是一場促消費、穩就業、匯聚行業發展的巨大創新。

在激活餐飲業的同時,也最大限度上滿足了年輕消費者在疫情期間的需求,這時候外賣體現的不僅是後浪的生活方式,更是年輕人的生活哲學和態度。

3.用爆品思維,復甦餐飲行業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外賣業務對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研究》顯示,在餐飲業總營收與總利潤的增量中,分別有75%和65%是由外賣拉動。

餓了麼口碑與支付寶、淘寶、高德等在內的阿里經濟體各項業務充分協同,更是成爲生活服務行業復甦的強勁動力源。

數據來源:餓了麼

爲了引爆整個餐飲行業,餓了麼還推出了3點e刻,用爆品思維,將其打造成一個超級場景。

爲什麼選擇下午茶這個場景?

首先是消費升級,從2016年開始,外賣消費向全時段發展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因此下午茶、夜宵等新品類開始冒尖,目前,“餓了麼”有接近30%的交易額由這些非就餐時段的訂單構成。

而且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Z世代已經閃亮登場,95後的Z世代已成爲用戶人數最大的羣體,而下午茶是他們一大新需求。

但下午茶是一個相對特殊的行業,相比其他餐飲品類,它的產品品類以西式爲主,並且低頻的多,所以在消費者端,目前也沒有一個專門的平臺提供服務。很多人想喝到心儀的奶茶,只能選擇加價去排隊或者加很高的配送費。

餓了麼推出3點e刻,打造成爆款場景,吸引更多的品牌來到專場,爲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折扣。

其次O2O平臺的“流量紅利”階段已經過去,單靠流量賺錢,很難支撐整個商業模式的長期發展,而未來的機會在於供給側創新。

正餐外賣具備頻次高、剛性需求、高時效性的特點,相對來說,雖然下午茶和夜宵頻次略低,但客單價更高,而且從運力上來看真正高峯期是午餐和晚餐,其餘時間有大量的空閒,下午茶和夜宵可以成爲很好的補充品類。

下午茶、夜宵等時段已成爲外賣消費的新增長點,餓了麼推出3點e刻是一次基於市場需求,面向年輕消費者的創新。

疫情期間在餓了麼上解決日常喫喝已經成爲了一種習慣,而且隨着消費不斷升級,專注細分場景更容易成爲打造爆款,未來餓了麼還會更多的加碼,打通下午茶、夜宵等場景。

受疫情影響,整個餐飲界都受挫嚴重,將下午茶場景放在餓了麼上,聯動線上線下,藉助618的東風,可以幫助更多的品牌和商戶更快的恢復元氣,是引爆整個餐飲行業的發力點。

結語:

外賣正在迎來新機遇!

在整個餐飲行業洗牌的階段,外賣市場上,誰能夠在餐品類型上推陳出新、深耕每一個訂單、切實提高餐品質量、精準把握消費場景,誰纔可能在市場競爭中笑到最後。

餓了麼從最開始進入人們的喫飯場景,到如今進入到更多元的消費場景中,得益於一直在挖掘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習慣,隨着場景的不斷細化,不斷收穫用戶的忠誠度,餓了麼就逐漸成了年輕人的專屬外賣軟件。

一日三餐上餓了麼,喝個下午茶上餓了麼,晚上喫宵夜上餓了麼,以後不止點餐,水果、飲料和日用品、休閒娛樂都在“餓了麼”上買。

餓了麼在一次次的錘鍊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品力護城河,這不僅僅是外賣的機遇,更是整個餐飲行業新的起跳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