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福高鐵被譽爲中國最美高鐵,是因爲沿途風景衆多,這條線路到安徽境內也就稱爲合福高鐵,這一路美景讓人陶醉。在合福線上有一座以鄉鎮名稱命名的高鐵站,長臨河站,很多旅客經過此站卻不知道這裏有一座美麗的千年古鎮——長臨河古鎮,每到節假日,附近的遊客都喜歡來此逛逛。

長臨河鎮站是距離巢湖最近的高鐵站,其整體設計風格以徽派建築爲原型,與現代風格融合,體現了山水交融的特色。從合肥南站出發,旅客透過京福高鐵的車窗,能看見巢湖周邊豐富的溼地景觀,以及青蔥的白馬山。從長臨河站開車到巢湖邊也就是3分鐘左右時間。

長臨河古鎮位於肥東縣最南端,緊鄰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西接安徽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濱湖新區。相傳長臨河鎮源於三國赤烏年間,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長臨河古鎮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東吳年間,如今保存下來的建築主要體現清末民初的風格。古代這裏有一座佛教寺院,叫作長寧寺,寓有“長久安寧”之意;寺前有一條小河,故叫作長寧河。古鎮因爲瀕臨巢湖,後來逐漸被人們叫作長臨河。清末民初水運興起,位於巢湖岸邊的長臨河萬家河口碼頭,成了巢湖沿岸一個重要的碼頭。由於十分繁華,當年就有着“小上海”的美譽。

長臨河古鎮的位置非常好,在濱湖溼地公園旁邊,又在巢湖觀景臺附近,離中廟也不遠,離濱湖新區開車十來分鐘就到了,乘坐公交車也能抵達古鎮。從公交站出來,穿過馬路,就是長臨河古鎮的入口,一座別緻的小橋展現在眼前,拾級而上,心中充滿期待。古鎮呈“丁”字形狀分佈,清一色的青磚黛瓦房屋,是典型的徽派建築,古鎮不大,主要有兩條老街,南北街長360米,名曰老街;東西街長240米,名曰東街。古鎮典雅幽靜,青石板街道非常平整,與合肥另外一座古鎮三河比起來,這裏沒有太商業化,走在長臨河古鎮之中,踩着石板路,身邊的遊客不多,而居民卻更顯閒適。

長臨河古鎮不及江南小鎮那樣小橋流水,但是這裏卻有着不同於其他古鎮的歷史與文韻。老街上的看點很多,“百年郵電”、“民俗館”、“牛家海剪紙”等等,既包括非遺項目,又能感受百年以來的郵政、農耕記憶,讓人流連忘返。走進長臨河民俗文化博物館就能感受到這一點,這裏最早是淮軍將領的老宅,目前是作爲以“留存民間物件,展示農耕文化”爲主旨的民俗文化博物館,對外免費開放,陳列展示了環巢湖地區各個歷史時期留存下來的1361件生產生活物件及史料,真實反映了當地古民居、古民俗、古民風、古文化,是江淮地區生產生活的一個縮影,是農耕文化的一個片段。

長臨河古街老郵政局也是一處值得參觀的景點,爲三進四廂兩院,全木結構房屋,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百年郵政博物館原是晚清淮軍華字營統領吳毓芬、吳毓蘭兄弟的宅邸,民國初年,這裏成爲肥東縣最早的三家郵政局之一,見證了長臨河郵政的百年曆史。

在古鎮,你可以看到臨街有很多人家賣一種好喫的粑粑,這是將麪粉或米粉與青菜合在一起製成的熟食,是用大米制成的米團夾入野菜,然後烙。其實就是大米皮兒的野菜餡兒包子,這種包子可以蒸熟直接喫,也可以用油烙熟,這油烙粑粑的味道,香飄四溢。

長臨河,一個有故事的村莊,一個遠離鄉愁的地方。走在長臨河古街上,一顆躁動的心便會慢慢地安靜下來,時光彷彿靜止了一般,一切都那麼靜謐而閒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