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疑千余人顶替学籍高考,“旧事重提”能否引发社会关注

图片来源于新闻配图

这两天,一则题为《江苏疑千余人顶替学籍高考,不少顶替者如今已是当地官员,咋回事?》的文章再次刷爆朋友圈。用“再次”一词,是因为这篇微信文章是2016年的一篇旧闻,在近期高考的舆论热点中再次被网友“翻”了出来。报道指出,“当事人估算的数据令人匪夷所思,尽管至少千余人顶替学籍参加高考的说法无从考证,但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得的名单来看,这样的情况绝对不在少数。”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山东曝出多起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冒名顶替上大学绝非仅仅发生在山东,某种程度上,可能全国不少地方都发生过此事,只不过没有被曝光或曝光未能引发强烈关注而已。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两天,一则题为《江苏疑千余人顶替学籍高考,不少顶替者如今已是当地官员,咋回事?》的文章再次刷爆朋友圈。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闻”,而是一则“旧闻”,因为这篇微信文章早在2016年就已经在网络上曝出,但似乎很快就偃旗息鼓了,未能引发舆论的“惊涛骇浪”。现在,“旧事重提”,也来蹭一下热度,以期引发社会关注。

江苏疑千余人顶替学籍高考,数字也许有些夸大,但不可能无中生有。既然有藤了,那何不顺藤摸瓜呢?从这个角度讲,江苏的有关单位和部门真的应该相时而动,尽快介入查处。一方面,这是为了回应舆情,满足民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确保教育公平,更是为了正风肃纪。

面对冒名顶替事件,山东有关单位和部门能及时跟进,执纪部门做到“有冒必查”,一些高校也开展了自查,及时取消冒名者的学籍。这是一种好现象,有错误就该坦然面对,不隐瞒,不推诿,实事求是对待“历史遗留问题”。

高考,全社会高度关注,事关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绝不让极少数人钻制度的空子、触犯社会规则。我们期待江苏的相关单位和部门也和山东一样,开展一次集中整治冒名顶替专项行动,向作假者和参与作假者亮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