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疑千餘人頂替學籍高考,“舊事重提”能否引發社會關注

圖片來源於新聞配圖

這兩天,一則題爲《江蘇疑千餘人頂替學籍高考,不少頂替者如今已是當地官員,咋回事?》的文章再次刷爆朋友圈。用“再次”一詞,是因爲這篇微信文章是2016年的一篇舊聞,在近期高考的輿論熱點中再次被網友“翻”了出來。報道指出,“當事人估算的數據令人匪夷所思,儘管至少千餘人頂替學籍參加高考的說法無從考證,但從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獲得的名單來看,這樣的情況絕對不在少數。”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山東曝出多起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發輿論高度關注。我們有理由相信,冒名頂替上大學絕非僅僅發生在山東,某種程度上,可能全國不少地方都發生過此事,只不過沒有被曝光或曝光未能引發強烈關注而已。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兩天,一則題爲《江蘇疑千餘人頂替學籍高考,不少頂替者如今已是當地官員,咋回事?》的文章再次刷爆朋友圈。其實,這不是什麼“新聞”,而是一則“舊聞”,因爲這篇微信文章早在2016年就已經在網絡上曝出,但似乎很快就偃旗息鼓了,未能引發輿論的“驚濤駭浪”。現在,“舊事重提”,也來蹭一下熱度,以期引發社會關注。

江蘇疑千餘人頂替學籍高考,數字也許有些誇大,但不可能無中生有。既然有藤了,那何不順藤摸瓜呢?從這個角度講,江蘇的有關單位和部門真的應該相時而動,儘快介入查處。一方面,這是爲了回應輿情,滿足民衆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另一方面也是爲了確保教育公平,更是爲了正風肅紀。

面對冒名頂替事件,山東有關單位和部門能及時跟進,執紀部門做到“有冒必查”,一些高校也開展了自查,及時取消冒名者的學籍。這是一種好現象,有錯誤就該坦然面對,不隱瞞,不推諉,實事求是對待“歷史遺留問題”。

高考,全社會高度關注,事關教育公平和社會和諧,絕不讓極少數人鑽制度的空子、觸犯社會規則。我們期待江蘇的相關單位和部門也和山東一樣,開展一次集中整治冒名頂替專項行動,向作假者和參與作假者亮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