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面對爆熱的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衆多名人都選擇沉默?說句心裏話,筆者不是什麼名人,也不想參與這類話題,爲什麼呢?因爲比較無聊,屬於翻歷史舊賬,都是十幾、幾十年前往事了,用現在的標準和思想,清算以前的錯誤,其實對誰都不公平,當然對被冒名頂替者更不公平,但被冒名頂替者配合不在此列。

筆者是那個時代的高考過來人,對當時的情況還是記憶猶新的,肯定不是隻有山東省纔有這種事情發生的。由於當時高考制度本身不夠健全,各種“鑽空子”的情況都有發生。筆者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案例,最熟悉的一例就是我曾經的高中同學,他學習成績很好,但是家境很貧寒,第一年參加高考,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外省大學,讓他1萬元賣給了別人,冒名頂替去上了;第二年復讀又考上了一所挺好的大學,又讓他以1.5萬元的價格賣出去了,又有人冒名頂替去上了;第三年復讀考了一所更好的大學,還是讓他以2萬元的價格賣出去了,還是被人冒名頂替上去了;當他第四年復讀時,我已經大學畢業當老師了,恰好是高三班主任,他竟然找到我,想在我班裏復讀,我直接就拒絕了!

在那個年代,這種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情不能說很普遍,但也真的並不少見,我的親戚、同事、同學中,都有這種情況。我有個表姑家的孩子跟我是同學,在我們當地高三連預選都沒有預選上(我們是本縣區最好高中,班裏有75人,預選後還剩下16人);據他後來說,他們聯繫了一批預選落榜學生,到了中西部某個省份,每人僅僅花費了500元,就辦理好了戶籍和學籍,結果高考時,居然又考回了本省211工程大學。筆者有一個本單位同事,我清楚地記得上高中時,她名叫李某芳,可是大學畢業後在一個單位裏,她居然改名換姓地叫了劉某琳;並且還是她第一個認出我來的,譏諷我忘記老同學了,我真想懟她,我只有叫李某芳的高中同學,哪來的什麼劉某琳同學?

有人說,那些名人們面對爆熱的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選擇沉默,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筆者並不認同,因爲這狗屁倒竈的事真的是說不清孰是孰非。在筆者看來,這種事情各種可能都存在:雙方一拍即合者有之,無辜被他人冒名頂替也真的存在,團伙作案搞成利益鏈也是真的。不過那都是過去了十幾、幾十年前的老黃曆了,隨着我國高考制度的不斷改革和完善,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完全杜絕了;我國的高考已經成爲了當今社會最爲公平公正的人才培養和選拔制度,舉世公認,沒有之一!我們現在翻那些陳年往事的舊賬,究竟孰是孰非有時候是很難說清楚的,主要還是證據確實不足,把一切責任都算在冒名頂替者頭上,確實有失公允,名人們看得很清楚,所以不願意搭理這種爛事!

綜上所述,筆者認爲,我們必須講道理,而不是義氣用事,尤其某些自媒體人,根本就沒有經歷過那段歷史,不瞭解事情的複雜性,就拿現在的規則和思想,來強加歷史事件上,無論對誰都是不公平的。所以,筆者覺得,這種事情網絡媒體炒作,可以歇歇了!

相關文章